第995页

所以菊化石这个生物都是以化石的形象出现在人类面前的。

以前的人类对化石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想象,现在的科学家则是从它的化石了解到,菊石是一种食肉动物,它们主要是运用触手猎食一些鱼类或者甲壳类的生物。

在菊石的化石上经常发现一些牙齿的痕迹,科学家们推断这些齿痕是来自于当时最大的天敌苍龙,同时学者也在菊石的化石上发现了墨汁,由此推断菊石就跟章鱼一样能够通过喷吐墨汁来躲避天敌。

当然,也可能是在很多年前,菊化石的食谱里有乌贼这种生物,菊化石体内的这些墨汁,其实是食物的残渣。

据项阳所知,菊石雌性的外壳通常会比雄性的大,可能是方便用来产卵,同时它们的外壳也分很多种,除了我们最常见的螺旋状之外,菊石还有这种长条状的,塔状的,甚至是这种夸张的不规则形状的外壳。

而且菊石的外壳大小也是差异巨大,有些外壳不到一公分,有些外壳则像巨大海怪一样长到超过两公尺以上。

德国在北美洲就有发现过体型超过两公尺的超巨型菊石化石。

项阳有些纳闷,这个螺,他越看越觉得像是菊化石,就算鹦鹉螺是由菊化石演化而来的,项阳也觉得鹦鹉螺也该和它史前的祖先在外貌上有很大差别才是。

第946章 菊化石(下)

可这个鹦鹉螺不。

它的壳盘成圆圆的一盘,真的跟菊化石一模一样,只是比普通的菊化石要小很多,倒有点像是一个迷你版的菊化石。

项阳心底有些狐疑,“这莫非是返祖现象?”

项阳可不相信什么,这是真正的菊化石,因为这不可能。

菊石这种生物灭绝的相当早,早就不可能还有活体存在了,现代人类根本无法亲眼观看到它。

项阳仔细想了想,据说有一个品种的鹦鹉螺跟菊化石这生物长得极为相似。

这种鹦鹉螺本身就是菊石演化而来的,虽然在进化后这两种生物各自发展了好几千万年,但是这两种生物的外观极为相似的,甚至将这两种生物的化石放在一起,许多人都无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