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原本需要四五人抬的木料,现在只需要固定好,让一人转动齿轮机就能从船上运到车上,大大节省了人力。听闻有这么省力的机器,商家闻风而动,提出想要合作造机器。
呈州的港口不够大,起重机市场很快饱和,江南水源丰富阡陌交通,每一个港口都需要这个。
孔知府写信来征询他的意见,他自然答应了,并且只要了一成的分成。他虽然出了图纸,孔知府却花了大力气去制造,而且齿轮需要的硬木和铁矿只有孔知府才有那么大能量拿到。
收到回信的孔知府暗赞他小小年纪不骄不躁,沉得住气,他决心以后等起重机上奏折时,好好的夸一夸。
像这种少年英才,谁会不喜欢呢?
在这样按部就班的日子,他其实也有点苦恼,毕竟福城县只是个小小的县城,藏书不够丰富,遇到书中的疑难杂解,就需要到处查阅相应的书籍,这点是曾丰年也帮不上忙的,曾丰年看过书,却无法一五一十的原样告诉他,他说出来的解释总带着自己的见解。
越是这样,曾湖庭越是渴望看到更多的书籍。但是藏书藏书,不收藏在各自家中怎么叫珍贵?有些人家的藏书更是一代传一代,根本不给外人机会。况且很多藏书还是手抄本,不在市面流通。
看到他一天天发愁,曾丰年终于想到什么,给他出个主意,“还记得院试第二的沈景羽吗?”
“记得,怎么了?”曾湖庭自然记得,尤其是对沈景羽醉酒后的表现。
“我记得沈家的名声”曾丰年眯着眼睛回想,“他的父亲曾是探花,他家从曾曾祖父那一代就开始收藏书籍,说过宁得古书一箱,不要黄金万两的话,你想看的《古文一览》说不定他有。”
“可是,我跟他也不太熟,就说过两次话,一上来就要看人家的藏书,不太好吧?”曾湖庭踌躇,咬牙:“我拿东西跟他换。”总不能让人家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