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尝宋(美食) 傅支支 833 字 2022-11-18

即便没有着意打听这些信函原先的主人是谁, 仅仅靠今上口中只言片语,王玄同已经凭借着侍奉天子多年的敏感政治嗅觉,做出了大胆的猜想——这些信与先帝时薛案有关。

当年声名赫赫、近乎于神人的帝师,率兵夺回燕云九州, 名动天下。三十年前他的权势最为煊赫时, 叫一般的赵姓亲王都要避让三分。

除了薛崇越之案, 王玄同想不到还能有谁能使今上肃穆,群臣惶恐,甚至于私下谈话时用到了“动摇国本”这样的词句。

在往来于垂拱殿与中书省之间的绯紫官员中,王玄同观察到,能对此案始终保持镇定沉静容色的人不多, 譬如官海浮沉多年的晁铨,又譬如几经起落的沈文敏等。

出乎意料的,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里,还包括今上身边的年轻人,薛恪。

国朝重视科举,薛恪的三甲出身与沉稳的性格使他无论在哪里都将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因此在闻喜宴上,他令今上格外留心,最终选定他作为心爱的朝阳郡君的夫婿。

薛恪入仕半年便得到拔擢,在起居舍人这样的职位上更得到今上的青眼。

中秋时候所赏的御酒便是这青眼的一种表示。

这样的出身,再加上今上心中对朝阳郡君的亏欠之心,若是不出什么以外,他在数十年后拜相应是意料之中。

这预期令王玄同不由更加留心这个年轻人的一举一动,以图现在对薛恪施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善意,换得他日后平步青云的回馈和报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刚入宫时,师父便是这样教导自己的。

根据王玄同的留意观察,发现这年轻人在宫中几乎拥有无懈可击的风仪,恰如当年的驸马苏璋,尚没有任何可以令自己“种粟”的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