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1、2:夏丏尊与弘一法师的故事;周作人的话。
——————
小薛:人在朝中坐,瓜从天上来。
第43章 螃蟹菊花酒
秋风起, 蟹脚痒。
过了立秋,看到月西楼。醋橙黄分蟹壳,香荷叶剥鸡头, 持螯赏菊,正是时候。
金水官邸的婢子们在街衢上买了楸树叶, 剪成各式各样的花朵形状,斜插于发髻或包头上, 这是国朝流行的立秋发饰。
东厨里,苏蘅正和张春娘分别占了一张灶案,各自料理吃食。
今年南方大旱, 大闸蟹是吃不到了, 苏璞却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极肥美的海水青蟹,才下了汴河码头便命人送了来,送来时还张牙舞爪地泛着青光, 吐着白色小泡泡, 很是新鲜。
跟后世的烹调方法比起来, 时人爱吃蟹的那份心虽然不少,还曾有人专门写过两本关于食蟹的书《蟹谱》《蟹略》,但是就烹蟹的方法而言,可谓是简单又粗暴。
苏蘅在外间酒楼常看有厨司把蟹剁成块, 沾面糊, 下油炸, 炸好了蘸面酱吃。《金瓶·梅》中写的“螃蟹鲜”便是油炸大蟹,下锅“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炸,酱油、醋造过, 香喷喷”,西门庆还赞道是酥脆好食。
酥脆倒是酥脆了,但螃蟹的鲜甜味却被夺去,和吃炸大虾炸排骨炸雀儿的分别不大。
又或是更简单的做法,切块水煮做成“螃蟹清羹”,蟹肉煮得发红,也不管满锅横流的蟹黄,撒盐浇醋,上了桌便喝蟹汤、吃蟹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