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赵如花那边的训练按部就班,比预期的要快一点,大概是因为,这些人多少都会一些武艺吧。所有,这几日,她过的还颇为轻松,但宋柳这几日过的就有点焦头烂额了,大梁正东关守将唐瑜谨遵青王的指示,任凭敌人在城门下怎么挑衅,都拒不出关。最后双方跟泼妇一样,开始骂战,鞑靼派了个略懂汉语的人,操着不伦不类的汉语,骂战,爹娘老子,祖宗八代都骂上了。正东关的人也回骂,不但如此,还找来方言不同的士兵,轮流着问候鞑靼祖宗,听得城下的鞑靼一头雾水。这般鸡同鸭讲了几日后,鞑靼开始用上激将法,各种挑衅,正东关又几个守将坐不住了,扬言要出去跟哒哒哒一决死战。都被唐瑜给骂回去了。
双方都憋着一股气,要将对方弄死弄残方能一解心头之恨。
有一次闹的厉害了,唐瑜见士兵们的士气低了不少,找来幕僚们,商量,心生一计,让城里倒夜香的将几日的污物都存放起来,等他派了一群人,连夜在鞑靼路过的地方王珂坑后,将桶屎尿倒在坑里。然后又将道路这盖好,弄的跟周围环境无异。果然,第二天一早,等鞑靼的一队骂战的人被一身屎尿糊的一身都是后,愤而离去,要求鞑靼大王,下令即可攻打正东关。
鞑靼大王也是怒不可赦,当下派兵十万,浩浩荡荡,往正东关碾压过来。
唐瑜派出去的摊子得到消息后,火速将消息送给宋柳,想让他前去主持战局。
宋柳接了消息,按下不动。
中间,来过一道圣旨,大概意思就是,这个都快两月了,青王你行不行啊?不行就赶紧撤回来,我们再派行的人上。
宋柳将圣旨看了几遍,觉得口气跟以往的有所不同。何幕楚现在也在这边,京城少了可以当眼线的自己人,京城的战局如何,他也一知半解。但从之前那个周什么的带着人明抢指挥权可以看出,太子的日子,不太好过。
他看了看自己的伤势后,招来传令兵,速传杜沐阳,郭长青等人来见。
郭长青在大营,杜沐阳在赵如花那。自己的两个得力干将都被派了出去。人手不够,大大的不够啊。他迫切的希望赵如花训练的人,能早日派上用场。
等杜沐阳,郭长青赶来后,宋柳将大致的情况跟他们说了下,问他们什么意思。
杜沐阳椅子是好战分子,之前鞑靼的所作所为,早就让他愤愤不平好久,见宋柳问:“那肯定是站啊。”
宋柳不语,又问郭长青意见,郭长青一直都是比较稳重行的,他想了想道:“如果消息可靠,鞑靼的十万大军将会于八日左右进入正东关辖区,鞑靼大军十万,我们所有的兵力在加上守城的,不足八万,实力虽然相差不大,但是鞑靼本就比我们汉人强壮。这是我们的弱势。我们的优势是,这是攻城战,不是鞑靼占优势的对决。但是,一但城门诶攻破,我们面临的,将是下一个正梁关。鞑靼十万大军,内日所需的粮草也是一笔巨大的消耗,都说大军未动个,粮草先行。我们要是有本法烧了他们的粮草,固然是最好的了。但是,鞑靼也不是傻的,对粮草的看守肯定是重中之重。”说道这里,郭长青想了又想,道:“之前看过赵姑娘的训练。我觉得,我们先派小股斥候先去骚扰鞑靼的粮草,给找姑娘他们再腾出来一些时间,等她那边差不多后,排除她的小分队,前去突袭一下,一来,给他们练练手的机会,顺便看看这么久训练的成果如何,二来,要是成功突袭了鞑靼的粮草,正东关的压力就减轻许多。”
宋柳听完后,还是没说话。他也知道,打,胜利的把握不大,一但城破,正梁关的教训摆在那。二来,鞑靼都已经叫战很久,在不应战,对正东关将士的士气,是个巨大的打击,更何况,城中还有那么多百姓。
“长青,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在拖半个月时间。”
郭长青道:“属下遵命。”说完,转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