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堂上坐着的是一位白发长者,穿着一件暗红色的褂子,一派清风道古的姿态。旭晟在凤柒耳边介绍道:“那位是邵泽的师父,邵泽年幼是跟随他学艺,因而感情深厚。”

凤柒点头,“邵泽之前还让我帮忙打点,结果昨天晚上在街上遇见你,之后我就把这一茬事给忘记了,刚刚看到他时忘了道歉,你说他会不会就此记仇?”

旭晟笑着拍了拍凤柒的手背道:“抢走你的人是我,我想他只会把这笔账算在我头上,等到我们大婚,估计要一番折腾了!”说完还无奈的笑笑,揽着凤柒的肩膀道,“比起邵泽那点破事,当然是我与你的重逢更加重要。”

凤麒抓起桌子上摆放的梨就放进嘴里咬,边吃边打量四周,可惜喜宴上并没有同龄的孩子,他只好收起目光,继续啃他的梨。

凤柒将头靠在旭晟的肩膀上,有些困倦的打了一个哈欠,严重的睡眠不足啊!

这时听到大门口礼官喝道:“新娘子到!”接着传来喜庆的鼓乐,放炮仗迎轿。

凤麒竖着耳朵倾听,拉着凤柒的袖子道:“娘亲娘亲,我要去前面看看!”凤柒点点头,就由着凤麒去了。

凤麒蹦蹦跳跳的穿梭在人群,很快就挤到宫门口,一顶镶金的大红喜轿停在门口,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俗称“出轿小娘”)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轿。

新娘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是时,新郎邵泽闻轿进门,即佯躲别处,由捧花烛小儇请(找)回,站左侧。

喜堂布置与各地相同,拜堂仪式则稍异,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师父担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动作。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乐起)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由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毕(事先念熟,不可读错)。

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

旭晟开始为凤柒介绍之后的流程,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新郎稍坐即出,新娘换妆,客人吃“换妆汤果”。而后,新郎、新娘行“拜见礼”,论亲疏、辈份依序跪拜见面,称“见大小”。

拜时起乐,堂上摆大座两把,受拜者夫妇同坐,如一个已故,则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着。拜毕赐红包给新娘,俗称“见面钱”。新娘与同辈见面则作揖,若小辈拜见时,新娘亦给“见面钱”。

之后,举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劝食,新娘多不真吃。筵毕,喜娘陪新娘至厨房行“亲割礼”,有捞粉丝、摸泥鳅等习俗,谓之上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