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页

相比目前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新一代光刻机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更先进的光学设计。

比如,把原来的033光圈镜头变为更锐利的055光圈,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这样可以把芯片特征缩小17倍,芯片密度增加29倍。”

周思毅对于世界前沿技术的把握,一直都很到位。

他提前就发现了超透镜技术的应用前景,所以早几年就说服萧白上马了这个研发项目。

“嗯,这么说,光刻机行业又要换赛道了?周院长,你接着说。”

萧白对于这项新技术了解不多,但他凭借自己的直觉,很敏锐的看到了这项技术的价值。

超透镜技术将会对整个光刻机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谁抢占了先机,谁就有可能会后来居上。

萧白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身体,继续侧耳倾听。

第797章 隧道的尽头(大结局)

随后,周思毅又简单的向萧白介绍了一下超透镜技术的内核。

以相机为例,相机里的各种透镜的作用就是将各种光线按照拍摄需求进行偏折,尽可能精确地汇聚到成像传感器上。

为了把光线偏折到我们想要的位置,就需要利用多个镜片,通过厚度的变化来实现。今天手机摄像头里面的透镜多达十几个,专业单反相机的镜头透镜更多。

面对透镜系统越来越笨重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超透镜思路。有人发现,其实不用透镜,利用一种非常精细的平面结构,也能实现偏折光线的效果。

超透镜是平面的,就仿佛是一块芯片。

如果把它放大,其上面整齐排列着几百万个尺寸只有几百纳米的细微结构,这些细微结构的大小跟可见光的波长差不多,光在传播的时候碰到这些结构,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比如,有的光线会剧烈地拐弯,有的则会径直通过。理论上,如果把这些细微结构进行精确设计和排列,就可以用一块扁平的“玻璃片”来实现各种透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