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限购这件事很快也传开了, 村里头的人日常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可总有些零碎的需要买。原本老陈头常常会帮着带东西回来,这几日也带不了了。

“这还真不是我不想帮忙, 可你想想,每次去这么一回, 得排大半天的队,多耽误功夫。要不让大家凑一凑, 定个时间,像初一十五啥的,我再一次性给买回来?”老陈头提着小酒瓶到了村长家, 跟柳立成商量道。

他是真的被折腾到没脾气了, 最近这些日子每天都得花很长时间给村民们排队买东西,东西五花八门,叫他很是困扰。有时候遇上难缠的, 一分半毛地也要掰扯清楚, 亏本事儿小, 但是婆婆妈妈的,叫他很不爽。

马上就快要过年了,这样的事儿只会越来越多,他觉得未来的生活要被这件事淹没, 暗无天日。迫不得已, 老陈头还是只能提着东西到柳立成这儿来了。

其实倒不是他一个人提了, 跟着老陈头一起管着村里头另一辆马车的柳星借机提过,不过没有明说,柳立成就当做是不知道这件事儿。这会儿老陈头直接到自己面前来提,他当然也得解决。

只不过若是让大家同一时间的话,那总得有个人筹备起来, 他也实在是不想管。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柳立成说道:“要不这样,我让我媳妇把这件事儿张罗起来,以后您就只按着她列好的单子买就成。”

反正家长里短的事儿牛兰芳也管得来,从徐燕去了镇上的点心厂上班且每个月都能领回来不少钱物后,她渐渐有些不大开心。柳立成作为她的枕边人,自然是有所察觉的。

这件事也正好能够分散下她的注意力,又能为村里头的人办点事,一举两得。

老陈头听他这么三言两语就给牛兰芳揽了事儿,还特意看了他一眼,“成吧,你觉得行就好。镇上的供销社现在还不错,很多东西都有,不用排很久的队,但是难保以后,日常用品还是建议大家多囤一些。”

当然,不日常的东西也可以囤一囤,最好大半年都不用再买的那种。

这话老陈头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他知道柳立成是明白的。两人举杯碰了一下,就着牛兰芳给准备的花生,一边喝酒一边说起别的事儿来。

“我最近也准备联络下以往的朋友问问,到底国家这个缩减政策会持续多久。按着我的猜测,估计持续的时间会挺长,如果真这样发展下去,总归是会出问题的。”他经事多,很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偶尔跟柳立成说说,两人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来。

柳立成对这事儿是没底的,“我不常去镇上,开会的时候倒是有交流,只是大家甚少会提及这种敏感话题。我想着,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村里头的公田还是不能分,粮食每年这样备着,也算是一条退路。”

以往能用新米掺着旧米酿酒,如今没了酒坊,拉出去卖的话,只怕不值多少钱。柳立成想了想村里头会有的各种闲言碎语,自己给自己倒了杯酒,一口闷下。

他这个村长其实也挺难,前些时候还好,大家奔着一个目标,有了酒坊打底,很多事儿都能用钱解决。如今各自去镇上上班,各个都想方设法到镇上去,村里头人心已然不如从前,齐心协力的那种状态不复存在。

在解决这些琐事的时候,常常会有种无力的感觉,柳立成这大半年来,头发都愁白了好些。

“该有的魄力还是要有,若是有需要我帮忙的,也不用客气。”老陈头挺欣赏柳立成的品质,很多时候他觉得柳家村能够有今日,全赖有柳立成这个村长,又或者说,有柳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格。他自己做不到,不妨碍他对柳立成的帮助和支持。

柳立成给老陈头倒了杯酒,敬他:“那是自然,陈叔也是柳家村的一份子,该出力的地方,我肯定是不会客气的。”

这话背后的深意,估计也就老陈头明白了。

两人喝着小酒说着闲话,那边的牛兰芳却已经开始张罗了。她刚刚就在堂屋后头,丈夫和陈叔说话的时候并没有避忌,自然就听到了柳立成给他揽的事儿。对此,牛兰芳是挺乐意的。

反正她只是负责将村人需要的东西和钱都统计好,到时候列了单子给老陈头去买就成了。老陈头不耐烦跟村里头的妇道人家打交道,她不会嫌弃,家长里短这些事儿本就是她擅长的,正好也能借着这件事给村里头出点力,也是好事儿。

只不过有这个心是好的,更重要的是要张罗好,不然的话其实也容易出问题。

牛兰芳想了想,往儿子们的房间去了,光靠她在扫盲班学到的那些个字,只怕不太够用。除此之外,还得向他们讨要本子和笔。以前她倒是觉得读书没多少用处,这会儿倒是觉得真得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