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回陛下的话,是的。这是公主亲手种出来的。公主说,她远嫁在外, 不能孝顺陛下娘娘, 公主种出了这西红柿,亲自试菜,觉得味道很好, 孝敬了部分给太后娘娘, 其余的, 都送到梁国来了。”来使笑呵呵的说道。

见状,梁帝将有失身份、体统的话咽了回去。罢了,反正明玉的真实身份,两国都心里有数,丢人就丢人吧!而且,陈国上下似乎并不在意。

蒋皇后笑了,“明玉有心了。来人,将这,西红柿,分去一半送去东宫。”然后看向梁帝,“明玉在信中说,这西红柿酸甜可口,小孩子应该喜欢吃。再者,太子妃有孕在身,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或许会喜欢这个。”

梁帝想起自己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嫡长孙,还有太子妃,太医已经诊出太子妃此胎怀的是个皇孙,“嗯,既如此,多送点过去吧!”

“一半就够了。到底是明玉的孝心,陛下怎么也得给明玉这个面子,尝一尝才好。还有后宫那些嫔妃,再有,臣妾还想送些给坤儿。”蒋皇后笑的贤良。

提起爱子,梁帝微微蹙眉,坤儿那孩子,容貌被毁,性情也大变,梁帝不敢去看他,索性就让他出宫建府了。平日里赏赐虽多,却从不召见。

“皇后贤德!”梁帝拍了拍将皇后的手,“坤儿倒罢了,嫔妃们就算了!这东西本就不多,朕和皇后尝尝就好,剩下的都送去东宫。”

蒋皇后抿嘴笑了,“陛下放心,明玉在信中曾言,芙蓉园里曾有过西红柿,应该有人会种。她还在信中写了如何种植西红柿的方法。”信中还说,当初姜小楼就是因为种出了西红柿,被明月看见,所以才从芙蓉园调到了宫里。

梁帝点点头,“让御膳房的人抓紧时间将菜做出来,若味道果真可口,可以在民间推广。”

“陛下圣明!”蒋皇后笑道。

西红柿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种子也易得。再加上西红柿的味道的确不错,因此很快便在陈梁两国流传开来。

因为这西红柿是明玉公主第一个发现其食用价值的,故而民间又将西红柿称为明玉果。明玉公主的名字随之传遍了大江南北。

梁都里的蒋皇后,听到太子说起这事时,愣在了那里,随后,热泪盈眶,痛哭出声!她的一时兴起,终于有了福报!她的女儿,她的明玉,从今以后,世人再也不会忘了她的女儿!

太子最能体会蒋皇后的心思,他慢慢走到蒋皇后身边,将她搂在怀里,想起玉雪可爱的妹妹,太子也慢慢流泪了,“母后!”

正在民间四处求医的王弘安和明月,也听说了西红柿。看着明月一脸向往的样子,王弘安当即花大价钱买了一个西红柿,洗干净,切成块,明月尝了一口,的确酸甜美味。

很快,一个西红柿就吃完了。明月连碗里剩的汤汁都喝了,然后意犹未尽的擦了擦嘴。

她心里有些怨念,若是之前,这样好的东西,父皇肯定先紧着她,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哪像如今,浅尝辄止。

王弘安看着明月的神情,立马就要掏银子再去买,明月制止了,“算了,一颗就要十两银子,太贵了。省着点花吧!”如今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她们找到一个神医,开了治脸的方子,效果倒是不错,她用了一个多月,感觉脸上的青色痕迹停止蔓延了,再继续用下去,肯定可以治好她的脸。

就是太贵了。不过也是,方子里用的都是好东西,什么珍珠粉,桃花、鱼骨胶、玉屑、琥珀、白獭髓什么的,都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一盒膏药配下来,竟要一百多两银子。她这一个月就用了三盒,看样子,想要痊愈,总得十来盒才够。

“是我没用,让你受委屈了。”王弘安心中十分愧疚。

“弘安,你千万别这么说,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明月和王弘安已经在一起了,王弘安对明月是真的好,千依百顺,再加上他长得又不错,那方面的功夫也好,每每伺候的明月□□,时间久了,明月对王弘安也多了点真心。

不过她向来以自我为中心惯了,即使有些真心,还是不会太在意旁人。比如刚才,若她真在意王弘安,那西红柿怎么也得分王弘安一口才行。可她完全没有这个想法,王弘安也习惯了。

“二位客官若真喜欢吃这个,就耐心再等一段时间。如今这明玉果的种植方法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只是果实成熟还需要一点时间,等果实成熟了,价钱就不会这么贵了。”

王弘安松了口气,可明月却瞪大了眼睛,“你方才说,什么明玉果?”

“姑娘还不知道吗?”说话的人不屑的看了明月一眼,看她和这男人举止亲昵,显然二人关系匪浅,已经成亲了,还做姑娘打扮,不伦不类,“这西红柿是咱们大梁明玉公主第一个发现它可以食用,菜谱和种植方法也是明玉公主写的,梁陈两国的百姓,为了感谢明玉公主,就给这西红柿取名叫明玉果。其实我也觉得这明玉果比西红柿要好听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