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内馅对应着四种小笼汤包,甚至就连包法也不太一样。
冷藏好的几种汤冻被取出来,去掉上层的油脂后,被稍微切成了碎块,加入了各自的内陷当中,紧接着就加快了速度的包小笼汤包的手法。
一般来说包子褶子越多,就说明内里用的馅料越多,包包子的人手法也就越细腻。
这才有包子得包十八个褶的讲究。
其实这些褶皱的根本用处还是为了让薄皮包子的口感出现区分和差别。
越多的褶皱越是可以让表皮上不够湿润的部分表现得一致。
不过赵悠乾的小笼汤包肯定不止如此。
除了传统的笋丁竹荪鲜肉汤包是包成最让人有熟悉感觉的模样,赵悠乾还包了柳叶形,小白兔和元宝,三种形态。
不同的形态最终呈现出在嘴巴里的口感效果也会有着差别,这也是白案师傅为何会花费心思制作这么多外形的原因。
一种馅料的小笼汤包放在一个蒸笼里,原本是好几个灶台在熬煮高汤,现在就是好几个灶台在分别的蒸煮着小笼汤包。
将所有的面团全部用完,也正好将肉馅消耗一空。
可以说赵悠乾计算食材的用料都是刚刚好!
而他这边步入完成的状态,薙切绘里奈也不遑多让。
已经凝固的清汤作为基底,上层铺上了羊血提取的绯红汤冻,用打泡机将第三种汤冻再以泡沫的形式铺上后,最上方的居然还有一层刚刚烤出来的黄油酥皮。
小小的玻璃杯里,淡茶色,绯红色,淡淡的白色泡沫,还有黄色的酥皮,交相辉映下竟然形成了一种炫目的彩虹般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