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定姚做出一副聆听受教的乖巧模样:“也不知道王府里有哪些主子,我们又会去伺候谁?若得方妈妈提前指点一二,知道了主子的忌讳,我们可就不会犯了错。主子瞧见我们懂规矩,还得褒奖方妈妈才是呢。”
霍定姚这样问,其实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其实当初王府有人找到她们霍家,母亲邢氏根本就没点头——曾经她们也是盛京的贵族,这种低眉顺目伺候人的活儿,邢氏压根儿就没会想过呢!
所以那陈妈妈上门,自个儿母亲一听就愣住了,瞪着眼睛半天回不了神。
自从在雁门落脚生了根,全家上下便得了霍老祖宗的严厉吩咐。不许再提起盛京的过往,只说是家道中落,老爷子又犯了点事儿没了,全家人才从北方迁徙过来。
曾经,她们的家世是何等的风光。不说曾老侯爷是开国功臣,世代封爵,曾老夫人是孝慈皇后的嫡亲妹妹。便是如今霍家五房人,大奶奶邢氏出身镇国大将军府,二奶奶林氏的娘家是一品中书监大夫,皇帝跟前的红人。三奶奶王氏本就是桂康王府的长郡主,四奶奶妫氏的祖母更是皇帝的姨母。
那些一品永定侯府的尊荣,进出皇宫得见贵人的光鲜,还有繁华似锦绫罗绸缎的生活,和前呼后拥的仆人伺候……都恍如几辈子前的旧梦。
是以周围左领右舍并不清楚她们家的过往。也因着这边陲城市,人也简单,哪里又有京城深远高墙里那么多弯弯绕绕呢。
所以邢氏惊得重复了一句:“什么?进府去伺候人?”那陈妈妈就急得去捂她的嘴,“嫂子你倒是小声点,你这是不是喜着了反而犯糊涂了呀!”
陈妈妈就住在霍家的隔壁,霍家到了雁门两年,这左领右舍你来我往的,也有了三四分交情。
“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想那王府里都是什么尊贵的人,那翔王府又是什么样的地位,如果你们姚姐儿顺利进了府,生出些造化也不是不能想的。”
邢氏勉强笑了笑,“你说的那些,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得?”
霍定姚是她唯一的一个孩子,即便不是娇生惯养,也是锦衣玉食长大。在别人眼里的好差事,在邢氏眼里,那真是委屈了。
“那四皇子可是圣人的儿子,金贵得紧。我们寻常人哪里能见上一面?便真是绿豆滚进了磨眼儿遇了圆,让我们瞧上一回,那也是得像跪菩萨一般跪下磕头的!”
她瞧了瞧邢氏桌上的绣花样子,又苦劝道,“我可是好心好意,这才巴巴赶来知会你的呀。我大闺女便是在府里得脸的,每月回一次家,那可也是有小丫头伺候的。她可是捎了话出来,下个月年岁大的就要放出去一批了,这空出来的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去晚了可没得指望了。再说了,王府里的管事嬷嬷们可是要提前相看丫头的,你们家其他几个丫头也出挑,可我就是想着嫂子你和我的交情不同,这不才先赶紧来知会你一个啊?”
别人说得也对,她们霍家二三十张嘴,张张都要吃饭,几位老爷瞧着也不是行伍出身的,手不能调肩不能抬,霍大爷和霍二爷帮衬着镇所整理点书册、看一看大门,霍三爷、霍四爷勉强教了村里的孩子读书,偶尔代人写点书信,收一点束脩和铜板,只有霍五爷到了庄子务工,有固定的进项。
在雁门这种乡镇地方,哪家姑娘不是十来岁就开始接了活计帮衬家里,哪里还像她们家这样娇养着呢。
若陈妈妈不与霍家是邻居,往日里与邢氏也有过你借我针线我提点豆糕的交情,何必这样为她家的生计着急。
这事情虽是陈妈妈私下找了邢氏,可后来还是被几房的人知道了。
为此,几个伯父和伯娘们还大吵一架。三奶奶王氏坚决不同意,找的理由倒是冠冕堂皇的,说什么她们霍家就是因为皇家的缘故才落得今天的下场,这翔王府最好的沾也别沾,靠近不得。
四奶奶妫氏却嗤笑一声:“往日里三奶奶俱是以皇亲国戚自鸣,这个时候倒是懂得了这些大道理。”
这事情虽然过去了二三年,可说到底还是霍家人心底的一根刺。当年若不是因为王氏带着霍家大姑娘进宫,害得她们永定侯府卷入了皇储纷争,她们又怎么会落得个抄家流放的下场,一路上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才到了雁门安了身呢。
妫氏这样一说,王氏的眼里立刻就喷出了怒火,眼瞧着又要一场吵嘴。霍老夫人干脆把女人们都赶了出去,留了几个老爷在屋子里。
后来却是定了让三姑娘霍荣菡、五姑娘霍有纤、十姑娘霍定姚三个嫡女进王府去候选,郑姨娘听了消息,朝霍四爷哭诉一番,也让四姑娘霍语桐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