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板的话让我受宠若惊,要是没有朱老板和张姐这么有眼光的商家,杨家湾村的李子恐怕卖不到渝市去。”杨振宇以同样的语气回话道。
朱兴农欣喜,说回京城市场的事情,“杨总,我回去想了两天,我觉得京城这块肥肉,我们还得去啃一下,不能因为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了。”
“朱老板说的有道理。”
朱兴农接着道:“杨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两私下合作把杨家湾村剩余的价值900万的李子吃了,然后销往京城市场。
门面摊位交给我,我另外再出400万,你出500万,我们五五分账。
杨总,三源里市场的摊位租金不算高,十个平方一个月万把块钱,但是摊位转让费非常高,起码一两百万,实际是多少算多少,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我这两天粗略算了一下账,如果按照三十左右一斤的价格批发到京城市场,我们只需要卖出30万斤就能保本,如果按照七八十左右的零售价在京城销售,我们只需要卖出十来万斤就保本了。
我对这个销量还是很有信心的,做生意嘛,肯定会冒风险,同时也兼顾了高回报。
如果说一百万斤李子在京城能够全部销出去,这一单,我们的收入可以翻几倍。”
杨振宇会算这个账,确实能赚一大笔,但是实际情况要符合朱兴农现在的设想。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杨振宇感觉到朱兴农自己也没十足地信心,匆忙地找他合作,有种拉他下水的意思,假如情况不理想,他的亏损减少了一半。
这是一个火坑,也有浴火重生地机会。
各占一半。
杨振宇心里有想法。
不过他不会草率地答应朱兴农的合作请求。
五百万,以他现在的条件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不能随便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