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瑾很快计划起来:“学堂开在县里。把你家里的老人也接过来。”
“我再试一试乡试,等我成了举人,也好照拂你。举人在这县城也够用了。”
严青扯了扯嘴角:“不往上考了?”
柳瑾摇头:“我并不好仕途。”
严青养病的时候,柳瑾就去外面选地方,盖学堂。
这时候家里要给他说亲,结果柳瑾搬出猪肚鸡和杨梅酒的事,说那次意外引起了他的旧疾,以后难有子嗣,传宗接代还是让他弟弟来吧。
柳瑾跟家里耗了一段日子,最后由他去了。
之后又过了好几年,柳瑾才考上举人,有时他会去县学讲学。多半时候还是和严青在学堂教书。
秦遇的名声越来越大,柳瑾开始还有点酸,后来就释然了。
时隔多年,柳瑾终于承认,他的确是不如秦遇的。不过此生,他同样过得开怀。
功名利禄非他最终所求。
作者有话要说:杨梅跟猪肚不能同吃是网上看的哈。不是正经科普。
第198章 桓清
金陵文人汇聚,然桓氏一族仍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去已入青溪书院任职的桓子圭,更叫人惊叹的就是小辈里的桓清了。
过目不忘,出口成诗。
桓家人也对桓清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大力栽培,桓清也没让家里人失望,自下场后,哪怕是在人才济济的金陵,也未屈居人下。
后桓清顺利进入青溪书院,他在一干学子中也颇受追捧。这样一个人,便是恃才傲物了众人也能接受。
但桓清不止才学好,品性也是一等一。
桓清对未来的规划也很明白,他想入仕途,他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但是在这之前,他先从他的伯父口中听到了一个人。
“秦遇?”桓清看着桓先生的神色,试探问:“大伯很看好这个人吗?”
桓先生笑着颔首。
桓清真的惊了,能让他大伯这么爽快认可的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切源于好奇,然而桓清了解之后就对这个人有了崇拜。
如果旁人知道定会不解,同样的年纪,当年的秦遇可不及桓清。
便是后来秦遇收了桓清为徒,其实也不太明白,桓清为何推崇他。
但是一个人除了才华,还有其他,例如性格,例如心性。
桓清设身处地想过,若他在秦遇的境地,可有秦遇做的好?
答案是否定的。
桓清明白他今天的一切都跟桓家脱不开关系。但秦遇却是真真切切一个人拼出来的。
桓清至此有了一个追逐的目标,他参加乡试,会试,顺利高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