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便设计了琳琅阁之事,在静平公主又一次世家子幽会之时,引导同样来饮酒的三皇子撞见。三皇子的母妃刚刚被废,静平公主的母妃苏德妃反而升为成为苏贵妃,取代了三皇子母妃的位置。
三皇子撞见后,烈酒的酒劲加上新仇旧恨一同涌上头,直接冲过去拉住了静平公主,大概是想捉奸当场,好向叶帝告发。
可惜被引导至此的仇应撞个正着,以为三皇子和静平公主私通,皇子和公主私通,又将驸马置于何地?仇应一怒之下才有了银杏大道上的那场斗殴,紧接着仇应公报私仇,借着调查刺客的名义搜查三皇子府,查出了三皇子与藩王往来的证据。
仇应不将他以为的三皇子与静平公主私通一事告知于叶帝,也是为了保住驸马的颜面。谁想到静平公主见三皇子被仇应带入皇宫,以为三皇子会告发自己与世家子私通一事,自缢身亡了。
静平公主在公主府莫名自缢,驸马看到公主的尸体估计要吓死了,公主自绝了,驸马难逃皇室的追责,惊惧之下居然也拔刀自尽了。
叶柳园前前后后想下来,这才大概明白了太子究竟是个多么城府深沉的一个人。
这件事中最大的疑点有三:一是仇应为什么看见三皇子拉扯静平公主,就以为他们俩私通,而且极其地坚定;第二就是从三皇子府搜出的与藩王私下往来的书信,到底是仇应构陷了三皇子,还是太子所为;第三就是从公主府中搜出的三皇子与公主私通的证据了……
这三点,其中肯定有太子的手笔。
反正,如今这个局面,三皇子被赐死,能威胁太子的少了一位,不清楚原身惊马之事是不是他所为,也算是顺手给叶柳园报了仇。而且静平公主死了,死人才是不会告密的。至于那位从子,不用太子出手,那位礼部尚书的嫡子不会放过他。
而且驸马被连累自杀,也离间了仇应与左相一脉的关系。
苏贵妃之女静平公主与皇子私通,兄妹相奸,是天大的丑闻,这事肯定会连累苏贵妃和左相,叶帝暂时不发作,只是不想太过于引起前朝与后宫的注意,之后真正的风浪绝不会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