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小小婴孩抱着奶瓶,他们也会残忍的拿走瓶子,告诉他,“若沧,该念早课了。”
杜先生有过三十多年俗世生活,见到这么小的孩子,难免有些恻隐之心。
他选择轻生之前,也曾有过幸福家庭,幻想过自家的孩子诞生于世,他将怎么好好照料。
家破人亡像极了上辈子的事。
但他对待若沧,总是去不掉对待婴儿的心态。
早上起来,心甘情愿的给师叔换尿布温好奶,然后哄着他一起完成早课。
晚上临睡,抱着师叔一起诵经练符,然后给师叔捏好被角,各自入睡。
师门里,只有杜先生会把若沧当成普通小孩子。
不过师父师祖见他尽心尽力,从不多加干涉。
因为杜先生经常抱着若沧完成早晚课,以至于他们最亲。
等到若沧会走路了,杜先生要独自下山,这么个小不点儿,都会跌跌撞撞的走过来,想一起去。
每到此时,师父或是师祖,都会伸手捏住若沧衣领,小声呵斥道:“有因出门,你别添乱。”
然后小若沧睁着眼睛,目送杜先生下山,又迎着杜先生回观。
这么来来去去。
突然有一天,师祖抱着若沧,交给杜先生说:“带他下山看看。”
杜先生下山,经常是接了师祖要求,去泰安观附近的山林溪涧,设置法阵符箓。
这些行为,和护林人维护一方林木没什么区别。
若沧那时候三岁了,能慢慢走些山路。
于是他们慢慢悠悠的下山,杜先生就当带着自家小师叔散散步。
杜先生在电话里说:“本来只是一次简单的出门,你到了岔路口,非要去镇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