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欧执名心里一紧,脑补一出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道观神隐传说,低声问道:“为什么看不到了?”

若沧指了指道观周围的绿植,回答道:“树长太高,遮住了。”

欧执名:……

真的,他跟若沧在一起就不应该想太多。

但是想太多的欧执名,很快又会把道观神隐传说记录在素描本里,成为一种崭新的灵感。

若沧思维没他那么活跃,他盯着道观素描,推测道:“你能梦到我眺望泰安观的样子,说明你的梦境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因为我七岁那年,镇里修了通往山上的大马路,老路已经找不见了,从马路下山,树木葱郁,是看不到家的。”

“五六岁?”

欧执名诧异无比,“可我梦里的你,少说十六七岁吧!”

五六岁孩童与少年、青年的区别,欧执名还是能分得出来。

谁知,若沧捧着脸,无奈的看他,“但是你梦里的我,永远都穿着长袍,挽着发髻。欧导,我真的不穿的啊。”

泰安派是真的很叛逆。

不仅会让五六岁小孩儿下山,还不会遵守严格戒律时刻穿着道袍。

最多是头发太长一直没理,捡根树枝扎起来。

特别恣意。

道教的清静无为,顺应天地,在泰安派发挥到的极致。

欧执名简直不敢相信,行事稳重刻板的杜先生,怎么会跟若沧是同一个门派教导出来的。

若沧解释道:“杜先生在上山只待了十年,其实他的着装和仪式感更偏向全真派和正一派,形式大于意义,主要是为了让人相信他是个道士。”

正如网络上大众对世外高人的刻板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