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一向与他不对付的官员,刻意要拿他身为三品大员却于街头失仪之事攻讦他。

面对这些人的质疑,李辉也只能苦笑:“事关女子声名,倒是不好多说,本官也只能背下这失仪的罪名了。”

李辉其人表里不一,他面上光风霁月,又做得一手好文章,在文人中名声不错。他这么一说,倒真有人信了他的话,觉得他是与长宁郡主发生了什么争执,但他不肯说,只是不愿在背后说一名女子的坏话。

李辉还颇有些得意,自己一个素有清名的文臣,和宁映寒这个声名狼藉的郡主,大家愿意偏向谁,可想而知。

他这样做,既没有违背太师的意思,还给宁映寒带去了些麻烦。

但只有这点语言上的麻烦,似乎有些不够解气啊。

随着李辉的话传出去,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口相传,宁映寒在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似乎愈发不堪。

再加上李辉派人刻意引导,在悠悠之口中,事情逐渐发展成了宁映寒对李辉自荐枕席以获取利益,李辉劝宁映寒自爱,却被恼羞成怒的宁映寒推下了楼。

这样带点风月的谣言,比之前单调的争吵传闻要更得大家的喜爱,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宁映寒得罪过的人们纷纷喜上眉梢,在谣言的建设中添砖加瓦。

尤其武平侯等人,心情舒畅的连晚饭都多吃了一碗。

陆红红吴雪莲等,最近更是积极参加各种女子间的聚会,就是为了和其他人一起讲宁映寒的坏话。

一个人骂多没意思,大家一起骂才是真的愉快。

就在这个当口,李辉被御史台弹劾了。

一开始,他以为又是那几个政敌要弹劾他当街失仪的事,满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