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妇人也看见了魏亭,偏头看了他好几眼,待近些了才停下脚步,一人开口问:“这哪里你来的后生,瞧着怪眼生的,来咱们村可是有事,还是来探亲戚寻人的?”
魏亭寻着这时候的礼节作了一揖,道:“在下乃是大夫,出来走巷看何处需要。”
那几人瞬时懂了,朗声说道:“原是摇铃大夫,怎的也不拿串铃铛。”
魏亭一哂,有些无奈。
又有一人见魏亭年纪不大,脸色满含怀疑之色,嘴中说道:“小子几岁了?这般年轻出来给人瞧病,也不知出师没有。”
魏亭听了也不生气,脸色依旧淡定自如,“不敢谈医术恐堕了师父名声,也只略通些岐黄之术罢了。”
他神态十分之淡定,不急不慌,行为亦有礼有度,一副文人做派,几位村妇倒不好意思再多言,这毕竟是个大夫,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没有不瞧大夫的,是以大多人都尊敬大夫。
乡里的大夫少见,生了病就只能进城,诊馆进一次对穷人来说也不便宜,许多人有些小病小痛都是拖着或者不去治,想着过些日子自己就好了,殊不知有时候就是有病拖成大病,最后再诊出来也没钱治了。
魏亭道既明了来意,妇人虽嘴碎却也欢迎,忙道:“索性我这野菜也割完了,正好顺路你跟我一道过去,一路帮你叫叫,谁家有要看病就都出来了。”
魏亭求之不得,道过谢之后就跟着这妇人一句往前走。
一遇见人,就听见问:“赵大娘,你身旁跟着的那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