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他最担心的就是苏氏的身子。他听他娘说过,有了身子的人本来就比常人辛苦,更别提这长途跋涉,稍有不慎就可能保不住孩子,更有甚者一尸两命,所以他一直都提着心。

所以苏氏住进来之前,大郎就把过年时他娘给的那十两银子都给了苏氏,让她想吃啥就尽管买,要是银子不够了,他再去问爹娘要,哪怕被骂一顿也无所谓。

苏氏心里十分甜蜜,揣了银子,却没想着给自己花,反倒是花钱给姜晚买了不少吃的,又扯了些布料,说要给她做衣服。

姜晚笑着道:“嫂嫂,你还是先给咱家的小宝贝做衣服吧,我的衣服够穿了。”

苏氏笑道:“到时候把你小时候的衣服拿给他穿就成,小孩子长得快,做了新的也穿不了几天的。”

姜晚对带孩子的事情不懂,但她觉得让一个小宝宝穿别人的旧衣,好像有些委屈了孩子一般。

苏氏笑着给她解释,“新衣裳的料子硬,小孩子皮肤嫩,穿新衣服反倒不舒服。旧衣服已经洗软了,穿着会舒适些。”

姜晚恍然,原来是这样啊。

客栈这边气氛和谐,城外某些人却开始使起了坏来。

郑吴氏把一个纸包塞进了郑翠儿手中,“这东西你收好,知道要怎么用吗?”

郑翠儿脸红得像要滴血一般,轻轻嗯了一声。

“翠儿,咱一家翻身的机会,可都在你身上了,你可得争气些。”

郑翠儿握紧了那一小包东西,转身朝城中走去。

到了傍晚时分,郑吴氏和郑大有急吼吼地跑到姜家的马车边,又哭又吵,闹腾得厉害。

旁边的邻居问道:“出什么事了?”

郑吴氏满脸焦急:“翠儿说进城去买绣线,我们想着进城就得五文钱一个人,去多了不划算,就让她自己去了,结果这去了大半天也不见人回来,真是急死人了。”

姜攀一听这话,不由训了两人几句:“你们怎么这么心大!这么乱的世道,你们竟然让一个姑娘独自进城!可真有你们的!”

郑吴氏捂着脸哭:“我们也没办法,都是因为穷,交不起入城费。”

姜攀也知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于是也不说他们了,转头对大郎和二郎说道:“赶紧再叫几个人,咱们一起进城去寻人,其他人别到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