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婶子们见她这样就打趣道,“娓娓还跟小时候一样,性子活泼得很。”
“活泼点好,太文静好脾气了出去要被人欺负的。”另一个婶子说。
“娓娓现在个头不低啊,有一米六五了吧?往那一站比我们都高出半个头来。要不怎么说城里的水养人呢,你看娓娓刚去读初中的时候,又瘦又小跟豆芽菜似的,这才几年?就长成大姑娘了,白白净净的,越长越好看。”一个婶子就夸白娓。
说到白娓小时候,白母就觉得很愧疚。
当时他们都只顾着出去打工挣钱,把两个孩子都丢家里让他们爷爷奶奶照顾。
家里老人带孩子,都是管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别的他们也不懂。
加上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肉都很难才能吃上一顿。
营养跟不上孩子可不就又瘦又小,好在这些年给补回来了,每年体检医生也说孩子们身体都很健康,他们才放心。
“五妹你们现在可算是熬出头了,看你现在,娓娓读书这么厉害,菀菀也懂事,小儿子也教得很好。你男人又是个有本事知道疼人的,看你现在气色多好,我们走一块说我们一样大都没人信,我生生看着比你老了好几岁。”村里一个跟白母关系好的婶子就羡慕的对白母说。
白母摇了摇头说她,“你还说我,你两个儿子多孝顺,又给你拿奖状回来了吧?你男人还给你买了双新皮鞋,咱们村里多少人羡慕你。”
“就是,你这日子过得多滋润,我们都羡慕死了。”
村里的女人凑一块,说来说去的就是那些话。
东加长西家短的什么都说,偶尔还说点自己家的事,炫耀孩子的,抱怨公婆偏心的,骂自家男人没出息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