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潜伏在民兵中一起‘逃’过来的汉部落精锐斥候们,也各自散开,开始分头监视鑫部落高层的活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他们也没有过于接近被监视的目标,反正只是预防他们跑了而已,只要目标还在监视范围内,那么目标究竟在做什么,他们可就不管了。
而那些已经被汉部落策反的民兵,在接受新命令之前的这段空档里,他们就开始去往其他的民兵队伍开始了策反计划,所谓的策反计划,无非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老套路,先去散布事情的‘真相’,离间民兵们和鑫部落高层的关系,再加上宣传汉部落以后的各种惠民政策,相信在汉部落释放的强大压力下,他们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汉部落的形势可以说一片大好,目前所执行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中,而对面的鑫部落,则要悲惨的多。
鑫部落夏末秋初的时候一共组建了五个混编兵团,每个兵团两千人,氏族兵和草原兵各占一半,共计一万人,而这五个兵团现在就已经被汉部落俘获了三个。
也就是说目前清泉谷里最多只有两个装备竹甲和铁质武器的正规军兵团,以及将近四千左右自备农具工具的无甲民兵,另外就是那些民兵们的家属了。
然而实际上的势力组成却不是这样的,因为按照汉部落的策反计划,清泉谷里的那四千鑫部落民兵,以及铁砧带进去的一千七起义民兵,再加上民兵的家属们,很快就会被策反成汉部落一方的势力。
这样一来,不算清泉谷外面的汉军四个卫所,光是清泉谷里面,汉部落就已经形成了兵力优势,五千七百人的起义民兵,加上将近两万人的民兵家属,对上鑫部落四千正规军?
这样的优势兵力对比,再加上金吾卫和虎贲卫斥候们的渗透,汉部落一方几乎已经可以判定了鑫部落必死无疑,根本没有第二种可能。
今天还有
第846章 鑫统领之死
已经占据了全面优势的汉军并没有磨蹭,当虎贲卫护卫着后勤军需和中军大帐抵达前线后,血屠迅速下达了试探性进攻的命令。
两个堵住谷口的部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只是不停的向前稳步推进,看着好似要一口气直接突击进去一般。
汉军仗着己方的大盾重铠优势,冒着敌人的流矢和飞石前进,但鑫部落的两个兵团根本毫无办法,好在汉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此次行动的作战目的也只是为了给鑫部落形成巨大压力,方便清泉谷里面的铁砧行动而已。
清泉谷两个入口的战斗打的有来有回,而在山谷周围的山梁上,双方的交战则更为激烈一些。
清泉谷作为鑫部落的老巢大本营,其防御体系也是比别的地方明显高一些的,虽然鑫部落不善于筑城,但是他们却在清泉谷的四周山地密林里布置了很多狩猎陷阱,鑫部落高层几乎把能调用的人口全用上了。
几个长老家的青壮子弟几乎全都进了兵团当兵,那些年纪偏大或者偏小的干脆就组织成了狩猎队一样的存在,负责巡视四周的山地,利用布置在山地里的那些陷阱和汉部落的精锐斥候周旋,双方打的有来有往,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汉部落这边的斥候们战果要大一些。
次日,在清泉谷两个入口的汉军直接抵近到距离谷口只有两百米的时候,谷内的鑫部落高层被逼几乎已经急疯了,两个防御谷口的兵团在昨日的战斗中损失颇大,这还是汉部落只顾推进,而没有攻击的情况下。
汉部落的铁甲军推着盾墙一步步往前走,他们的兵团士卒就算怼到距离汉军三十米的位置上放箭也根本不能拿这支铁甲军怎么样,好不夸张的说,就算弄个汉军放在那里让他们砍,估计他们砍到手酸也不能拿汉军怎么样。
武器本来就不怎么样,现在兵力也捉襟见肘,于是乎鑫部落的高层们就想要调动新组建的民兵们上前线,和两个兵团一起抵抗汉军的突击。
然而谁曾想到,原本对他们唯命是从,立志要团结一心打跑汉部落的民兵们,现在却一个都调不动了,这如何能不让他们着急。
几个长老和大统领一打听,原来是金长老铁砧带回来的那群残兵混入了清泉谷的民兵里,不知道和那些民兵们说了什么,然后那些民兵们便开始仇视起他们这些长老来。
这眼看决定鑫部落生死存亡的决战就要来了,自己内部却出了内讧,这不是扯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