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然后通过固定的集市,从周围的部落招募劳工来建造城池,来给汉部落干活儿,汉部落给他们提供食物,并且通过劳动来换取一些生活用品,肯定没有问题。

就比如想要白盐,没问题,帮汉部落建造一所房子,给几斤重的白盐,或者几件陶器,也可以是布匹,反正只要汉部落有的商品,都可以用来交易,而汉部落不换东西,只换劳工。

这些劳工都是来自周围两三天路程之内的部落,他们来给汉部落干活儿,想每天回去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居住在新城那里,每天和汉部落的人接触,同吃同睡,同劳作。

等到新城建好,如果罗冲允许让他们以加入汉部落的代价住进来,到时候看着他们自己亲手建立的城池,就不信他们不愿意住。

这样一来,罗冲只是花了一些商品,卖给了这些劳工,然后等城池建好之后,这些劳工也全都拖家带口的加入汉部落,到时候罗冲卖给他们的东西,就等于又回到了汉部落,而那些消耗掉的物资,反正也是用在了自己的族人身上,一点儿都不亏。

这就相当于自己不花一分钱,白建了一座城,还拐了一大群的百姓,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罗冲如是想到。

心中有了计划,罗冲顿时放下心来,这个办法的可行性很大,而且根本用不了多少自己部落的人手,劳工全都是外部招募而来,新城也全都由劳工建成,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肯定也会更加热爱。

这个计划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建造城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同化掉这些劳工,让他们成为汉部落的一份子,而且这个方法很适合快速发展,不管是建城,还是吸纳人口,都能让汉部落在极短的时间快速壮大。

等汉部落的人口基数再多一点,到时候利用这个办法,就可以分出几支队伍,同时在各地建造新的城池,人口增长速度也会十分迅猛。

打定了明年的发展策略,那就要趁冬天剩下的时间开始准备了,人是不缺的,现在最缺的是各种物资。

用来运输货物的牛车马车,更多的陶器和白盐,木制的水桶,还有大量的工具,比如伐木用的斧头和铁锯,挖土用的铁锨,人力小推车,用来制砖的模具和机械,打夯的夯车,还有更多开垦田地的农具,这些都要提前准备出来。

第279章 20升级版(求票票求订阅)

确定了发展方向,罗冲再次把羽毛派了出去,让他带领自己的小队把那个地方再仔细侦察一遍,然后在这段路程中间的地方,寻找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用来建造村落和驿站,最起码要满足上千人的居住条件。

同时又给汉部落的各个制造部门下发了新的制造任务,大量的生产各种商品,毕竟这些商品不仅要满足汉部落自己的需要,还要满足汉阳城每个月的集市,还有明年和草原部落的交易,剩余的物资才能用来投资新城。

这样一算下来,汉部落目前的商业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草原那边,毕竟别的地方能给汉部落带来的收益太小了,只有草原部落才能给汉部落提供大量的资源。

如此一来,对于汉部落的大客户,罗冲也准备了更加丰富的商品,同时,也为回收的物资有了新的要求,之前游伏只是收购了牛马羊和兽皮,但是从明年开始,汉部落还要收购大量的羊毛。

以汉阳城的规模,能够养殖的绵羊数量注定是有限的,而汉部落又急需羊毛纤维,汉阳城根本无法满足自需,那就只好从外面购买了。

汉部落目前的被服方面还十分原始,铺的盖的都是兽皮,身上穿的也是兽皮,今年产出的麻纤维大部分都做成了绳子和麻袋,生产的麻布极为稀少,只能供应高层和小孩儿。

这样的情况明年会得到好转,汉部落来年能够生产更多的麻布,但是麻布却做不了被子,这个说法不怎么准确,应该说是没有被子的填充物。

汉部落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棉花,所以只能想办法用别的东西代替,那就是羊毛,羊毛经过清洗,弹松软之后,也能铺成蓬松的羊毛纤维,做成羊毛被,或者绵衣绵袄。

羊毛被在现代也是有的,而且价格奇高,跟蚕丝被,羽绒被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在目前没有棉花的情况,也只能发展羊毛被当作替代品了。

面对来年的大量纺织品任务,罗冲也继续回到了冶金区那里,加紧弹簧的研制工作,这是决定布匹产量的重要科技。

之前的金属拉丝设备已经做好,罗冲亲自监督指挥制作,先是拉丝,然后是烧红了缠绕在铜棍上,再把弹簧胚加热淬火,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把汉部落的第一个弹簧搞出来。

有了弹簧之后,对于织布机的进化改造也就可以开始了,这次研制的新一代织布机是飞梭织布机,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飞梭,有了它,织布机的产能就能成倍增加,最少可以翻三倍,甚至六倍。

之前汉部落的初代织布机,织布宽度只有一米,还是两手投梭式的,这就是因为受了人体结构的限制,人的两手之间的距离是有限的,一米的宽度就几乎是投梭的极限了,再宽的距离就投不过去,这也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