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页

老鹰的建队策略非常简单,即6英尺8英寸战术。

6英尺8英寸战术,理论上来讲是乌托邦式的存在。

帕特·莱利曾经在十年前预言:“未来的篮球场上,五个人都会是206公分上下。”

说这话时,安东尼·沃克和凯文·加内特初试啼声。

老鹰就听信了莱利的话,坚决按照这个策略来建队。

于是就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不要韦夏,要一个在总决赛上被韦夏打爆却有着更高上限的马文·威廉姆斯。

他们的确组成了一套运动能力惊人的飞禽阵容。

韦夏再看凯尔特人的战术,和常规赛没什么区别,弧顶的多重掩护和卷切,加内特为轴后的高位策应,以及迅速分向翼侧寻求单打或空位投篮机会。

简单说来,弧顶转移和高位多重掩护卷切是主旋律。但,在比赛的头几分钟,在多番弧顶的掩护卷切后,老鹰队整齐平均的6尺8让他们有惊人的轮转速度,可以紧密跟随任何一个传球。

雷·阿伦、皮尔斯经常绕掩护空切后接传球都没能摆脱对手。

以经验和配合制胜的凯尔特人,遇见了一支从身体架构来说最适合对付他们的球队。

强队所以是强队,不只是因为他们能打成一个回合的进攻,而是他们深知在战术不行时应当怎么处理。波士顿第七场狂冲进攻篮板,山呼海啸地朝亚特兰大禁区招呼。

真正的比赛仅有半节。高手过招一剑而决,同样,年轻士兵对上老兵油子,前者一旦见自己冒了血就会头晕。凯尔特人的进攻谈不上十足的机会,间不容发的狭窄区域出手,前场篮板得分,里外拼凑,第一节结束大比分领先,亚特兰大已乱,至此大局已定。

凯尔特人首轮第七战的最佳球员是谁?

韦夏的选择是拉简·隆多。只有他和加内特明了打败老鹰的针对,他们就像鲨鱼,闻见血腥,不吃剩一副骨架是不会住手的。分差越大,老鹰越绝望。

于是,即便分差到了30分,隆多依然从半场开始给迈克·毕比增加压力,第一时间快攻,在完成一个弧顶传球、到底线空切后,又翻身回来接递手传球分底线。他就像个勤勉的厨房勤杂工一样到处递菜肉果盘。这只勤劳的蜜蜂使凯尔特人保持着前进的速度,直到彻底压垮亚特兰大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