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7页

汪涛知道他要问的是什么,道:“可以搭配一台五公斤重的通讯中继站。”

肖浅看向另一边华为的负责人。

那人点头,帮汪涛做了证明。

“经过我们和星光科技的联合研发,已经做到了中继站的小型化。不得不说,肖总的想法真的太具有创造性了。”

肖浅提出了什么设想呢?

在目前无线网路通信不足的情况下,无人机是无法做长、高距离的飞行的。因为控制中心会和无人机之间失去联系。

本来这个问题,大疆是无法解决的,只能将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高度分别限制在一公里和五百米范围内。

但肖浅从wifi中得到了灵感,提出信息中继的概念,来增加无人机的放飞范围。

做法就是在无人机上装载通信中继站,然后在空中利用中继站进行过渡,不就可以让无人机飞出更远、更高的距离而不失去控制了嘛。

当然了,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只有华为。

大疆、华为和星光科技三家联合攻关了两年多,终于成功研发出了小型化的信息中继站。

呃其实也借鉴了预警机的原理啦,但能说吗?

恰好大疆的飞行编队程序研发成功,便可以做到在放飞的一组无人机中,加入一架中继站飞机。

到了飞行距离的极限后,让中继站飞机停留空中,充当信息传输中介,而其他的无人机则可以继续向外延伸。

经过试验,通过这样的方式,中间最多可以使用两段信息中继,也让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达到了喜人的一千五百米。

如果想要让固定翼无人机飞的更高更远,那就需要等待近地通信卫星网络完善以及无人机的发动机、材料等各方面取得突破才行。

但这些成绩,已经满足了肖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