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页

他说不下去了,因为看到肖浅的脸色很不好。

果然,肖浅说出来的话丝毫不客气。

“你是中国文化行业从业者,究竟有没有立场观念?你只看到了通过所谓的圣诞档能赚钱,那你知不知道在宣传这个概念的时候,就等于是在给西方的文化做免费打手?为什么不让外国的电影人搞春节档,却要我们搞什么圣诞档?你的心里,要有意识形态的警惕性,明白吗?”

钟铮冷汗直流,真的没有想到这些。

这也是肖浅生气的原因。

前世的中国,就有各个商业领域只看到了所谓的圣诞档的经济效益,却也不想想,当你用圣诞、圣诞档的噱头来做生意的时候,不是就把这种西方的观念传输给了普通百姓了嘛。

当潜移默化之下,普通百姓接受和适应了这个习惯后,不就成为了西方文化灌输的口子?

这不像是西方文化产品的引进,那背后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换,谁也没法阻止。

毕竟在这些方面开放的同时,国家也能从其他的领域找回来。

就好比入世谈判,国家付出了许多,但得到的好处更大。

而搞这种宣传噱头,就纯粹是国内的某些人自己傻乎乎地给人做善事了。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肖浅当然无所谓。但作为根正苗红的中国人,这样的警惕心必不可少。

不但自己要有,还要付诸行动。

“把我的话传出去,今后谁要是敢搞什么圣诞档、情人节档的噱头,那他今后就不要搞电影了。”

肖爸爸如今有这个实力和底气说这话,谁敢不听?

钟铮心神凛然,赶紧记了下来。

因为肖浅的坚持,《少林寺》的上映一分钟都没有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