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记事官还好,本来就是夷伯候的左膀右臂,被仲父称为大人一点都不亏心,倒是后面那些家奴和甲奴,闻言连称不敢,如今仲父一跃称为里君,管着两、三百名庶民,他们身为奴籍,哪里当得起他这一句大人。

也是记事官知道仲父是一介泥腿子因为献盐有功才被侯爷封为里君的,不然就只因为仲父把他和那些低贱的奴仆混为一谈,就够他给仲父穿一百次小鞋了。

食了麦饼,喝过海鲜汤之后,记事官让人去木沟村请了年老的村民过来,当着众人的面宣读了仲父的任命令。

也是因为记事官还在这里,渔村的人和木沟村的人不敢表现出什么,私下里的眉眼官司确实没少打。

回城还有一大段路要走,记事官把带来的粮食当众交给仲父之后,就带着仲父给的海鱼和海盐(伯华那里拿来的)率众人回城里。

直到记事官带着人出了渔村,渔村的人才入油锅入水一样炸开了。

以往和仲父比较要好的人更是直接为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的追问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侯爷怎么会封你当里君?”

“那人说的那什么制盐法是什么?你真的会制盐?”

“对呀,以前没有听你说过啊?”

“就是,你这是交了什么好运。”

这些人是羡慕仲父运道好,得了制盐之法,入了侯爷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