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冥界之门》开始到《人类清除计划》结束。
他们已经大概知道沈浪的野心了。
沈浪似乎一直想构建一个庞大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里,融合了数不清的文化。
但是,这种融合真的太庞大了,如果稍微做不好,就没有任何代入感,导致全盘崩盘。
“我觉得……这样的电影宇宙很难成功……他选了一个非常难的角度……”
“《人类清除计划》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商业电影,从各方面的描述来看,确实可以,但是,真正仔细想起来的话,实在是太空洞了,这种空洞,很难让一些人有代入感,当然,我个人预测这两部电影的未来票房都不会低,肯定是朝十三亿走的,只是,《人类清除计划》的成功,在我看来还是带着一些偶然性,他和《只有神知道的世界》不一样……”
“嗯,西方的电影世界,确确实实有自己漫画底蕴在,而沈浪现在就想做这么大的东西……很难,跟好莱坞的电影宇宙比,总觉得还差一些……”
“嗯……这也是我在考虑的东西。”
“……”
好莱坞的电影宇宙做得很成熟……
然后,自然也有华夏人开始做着自己的电影宇宙。
在很多人看来,电影宇宙的基石是需要代入感。
如果没有代入感的话,这种东西,会很空洞。
特效是一方面,除了特效以外,还需要其他东西。
很多人偏向于把传统的神话故事里面的那些人物代入到电影之中。
毕竟,华夏神话故事真的很多很多,这些本来就是所有人耳熟能详的东西,这些东西拿来拍电影,远远比沈浪自己虚构一个宇宙,然后在自己盘里做比较好。
网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