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如果说,前头那些事儿仅仅是个信号,那么后来关于识字板的推出,还有千秋节皇后赏赐给宗妇、命妇的那些精装书籍,无一不预示着将要有大事发生。

还有,安府从开春就开始沉寂了,所有的子嗣都在努力上进,不是看书就是做文章,逢五休沐日还要考试。身为皇后娘家,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再看今年最得圣宠的雅妃娘家,韩家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雅妃的亲弟弟一贯都是好吃懒做,酒楼茶馆的常客,结果仔细一算,似乎已有好长时间没看到他出来浪了。

这些都是预兆啊!!

有人提出一个观点,纵观千年历史,几乎每一朝每一代,在刚建国初期,都是重武轻文的。毕竟,新朝尚未稳固,必须倚靠着武将们。

可后来呢?

无论是哪朝哪代,到了后来都会演变成重文轻武的,这是历史的规律,想来北周也不能例外。

所以,结论就是谢昼处心积虑的谋划了一整年,甚至极有可能在更早以前就开始铺垫了。至于那些提到很多事情是皇后所言,压根就没人相信。

谁不知道皇后最听皇上的了?若是皇上想做什么,让皇后出面,她会拒绝?底下臣子也经常这么干的,很多话他们不好说,就会让女眷代为传话。

这就是个套路!

……

鸾凤宫里,安雪莲听着锦绣转述迟来的八卦消息,惊呆了。

万万没想到啊!

事情竟然还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让她不禁开始怀疑,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某些皇帝拥有着雄才伟略,一生开疆扩土、推行良政……这些该不会都是误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