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瀚的活儿一直到第八天才真正开始。
他其实就是动动嘴指挥如何预埋电线和下水管道,活儿都是黄道武干,还有一半是黄宪礼、黄宪诚利用下班时间来干。
其实黄瀚准备亲自动手来着,可是黄哲远宝贝这个最小的孙子,看得紧,发现黄瀚动手,就抢过去做。
这回砌房子手里的钱宽裕得很,再加上面子更加大,能够批到足够的钢材、螺纹钢和水泥,屋面当然采取钢筋混凝土浇筑,主大梁甚至于用上了二十五毫米直径的螺纹钢加强。
这样的好处就是内部墙体除了东西五道二十四公分厚度的承重墙外,其余都是填充墙。
黄瀚家该得的房子在最东面,不仅仅有朝南的门,还开了一个大门朝东。
这房子连楼上的三十个平方,足有一百一十五平方米,比后世同样面积的商品房至少大百分之十五。
黄瀚在楼下设计的卫生间居然是安装两个蹲便器,内部只有跟楼上对应的一堵留了两米门洞的墙,把八十五个平方的面积隔成一个三十平方米、一个五十五平方米的大房间。
不把房子隔成一二十平方的房间其实是为了办个小小服装箱包厂而准备。
以后这两间屋子是准备作为厂房使用的,这里能够摆上二十几台缝纫机呢,生产时两班倒,能够满足四五十女工在这里工作。
黄瀚甚至于想好了用“新风”这两个字做厂名,注册商标“风牌”。
女工最喜欢上班的地方离家近,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工资少点也乐意。
后世黄瀚家附近就有个小老板租了个五十几个平方的房子摆了十几台工业缝纫机加工服装。
那时行情截然不同,太多服装厂找不着女工。
原因很简单,工资不高、太辛苦,生活条件改善了的农村人也不肯干这种低端的活儿。
但是这个小老板的十几台缝纫机都是满负荷,因为有不少陪读的农村妇女租住在这个小区,她们的孩子在三水实验中学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