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煎熬了两个下午写出一篇比较满意作文,被她的妈妈夸上了天,兴奋得难以入睡。
她今天一大早起床,然后就去离她家不远的刘晓丽家,把那个睡得迷迷瞪瞪的小姑娘拖了出来。
没办法,这时的小女生都不敢独自一人穿过“六一堂”去后面的钢琴教室,热情似火的张春梅也不例外,她要硬拉上刘晓丽陪着。
刘晓丽一路上苦着脸,一直到经过东大街往北大街拐角口时才高兴起来。
因为张春梅请她吃二两“鱼汤刀面”,这种面条是三水县特色之一,有嚼劲,当下卖二两粮票一毛钱一碗。
也有人选三两的大碗,隶属于三水县饮食服务公司的面店就是这两种规格,没有一两的小碗。
“鱼汤刀面”的汤又鲜又白,是用黄鳝的骨头炖出来的原汤,鲜美不腥气,一直是三水县人家的主打早餐。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舍得花二两粮票一毛钱坐在面馆里吃早饭的人家不是很多。
张春梅、刘晓丽家虽然是双职工家境属于比较好的,也是隔三差五才吃一回。
许多人认为小时候的食品特别香,总是抱怨现在的东西不好吃了。
其实很大原因是现在想吃就可以敞开吃,不是小时候想吃却吃不着。
两个小姑娘吃完热腾腾的“鱼汤刀面”流了一脸汗,都拿出手绢擦脸,没办法,这时面馆不可能提供餐巾纸,甚至于三水县根本没这东西。
“张春梅,你今天又是起大早,又是请我吃‘鱼汤刀面’,又一直在笑,很是奇怪呢!”
“我完成了《老师慢些走》这篇作文,感觉有希望被《少年文艺》选上。”
“哇!怪不得,待会儿给我看看呀!”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