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一直赶到沁水边,在码头登了船,然后顺着沁水往东。这回走的不是通往黄河的主河道,而是会拐进往南的支流,直接汇入大运河。
过程并不美好,很颠。黄尘滚滚,颠得骨头都疼了,还很热,车厢没法放太多冰盆,这太阳直射,车厢里头真心烤得厉害。
好在这路不用赶太久,次日午后,就抵达沁水码头。
熟门熟路登船,和上次相比呢,就是多了个萧逸。萧逸自然是认识裴月明的,裴月明也不好先溜,不得不跟着萧迟去和他说几句场面话。
萧逸微笑:“三弟和三弟妹鹣鲽情深。”
在所有知道萧迟携王妃离京办差的外人来说,萧逸可以说得上是态度最平和的了,没有惊诧侧目,笑意微微,言语态度温煦。
但他这人吧,就是个表里不一的,看看就是了,真信就傻了。
虽然这和他没什么关系。
萧迟皮笑肉不笑,“不如二哥二嫂琴瑟和鸣。”
还有一个霍参,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他识相闭嘴。
萧迟萧逸本身各自带了数百护军和随行人员,加上一千御前禁军的钦差卫队,快两千人马,还有笼箱车马等等行李,足十艘大官船才装得下。
最大的两艘升起王旗和钦差大旗,自然是萧迟和萧逸的座驾,至于霍参,他安排好卫队,登上第三艘船。
军旅出身的卫兵,十分有效率,很快就登船完毕,拔锚起航,顺水往南而去。
裴月明瞄一眼前面萧逸的大船,转身和萧迟进了船舱大厅。
目前这兄弟两个,就是同行一队伍,河水不犯井水的状态。
进了船舱,总算舒服了。大船十分平稳几乎察觉不到晃动,不用直接暴晒,冰盆也恢复充裕,擦了汗换了身衣服出来,透心凉十分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