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哪里?舅舅们怎么过来了?”

萧迟问是这么问,但心里已明白了过来,算算日子明天恰好是休沐,段志诚二人也不回信了,索性自己过来。

果然,段志诚就是这般说:“明日休沐,我们便来了。”

幕后推手这事,并不是一件小事。若真,对整个局面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必须重新评估,后续部署也要因此作出大幅度调整。

“黎州鄣州等地水土不同,饮食可适便?”段至诚段至信细细端详萧迟:“瘦了,也黑了些。”

是瘦了点黑了点,但人眼看沉着了许多,外出历练一番,效果果然不错。

舅甥几个许久不见,不免互相询问关心一番,但到底心里存着事,稍停一阵就匆匆往书房去了。

四人坐下,段至诚立即打开自己带来的包袱皮:“有关窦安的履历生平,我都使人抄录了一份。”

一本半指厚的册子,有关窦广任地考评政绩等等详细记录,这些段志诚二人都亲自看过了,并将重要事件和转折摘抄了出来。

“窦广,字先陵,中和二十年的进士,当年殿试榜眼,……”

萧迟接过摘抄,裴月明凑过去一起看,他往她那边侧了侧身。

中和,是先帝的年号,先帝在位三十一载,而窦广为官已足有三十多年了。

“进士及第以后,窦广进了翰林院,为翰林院编修。”

这个很正常,每次科考以后,佼佼者都会留馆的,次一等才会直接授官和外放。

虽说穷翰林穷翰林,但这个翰林院,其实就等于皇帝本人的秘书处,新鲜出炉的进士,要是能得了皇帝青眼,那从此平步青云就不是梦了。

窦广显然得了先帝青眼的,三年编修任期还没有结束,他就被皇帝亲自调到詹事府为府丞。

詹事府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