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翻译给导演听了,导演认真作答,作者听得连连点头。

下一场戏就是男主领了ct结果走进诊室,在与医生的交谈中一时情绪脆弱,说起了女儿的事情。而医生的几句闲聊,竟让他意外发现了破解迷案的关键点。

这医生就是由作者扮演的。

工作人员预设灯光时,作者跑去换上了白大褂,又兴奋地跑了回来,口中荒腔走板地念叨着自己的几句中文台词。

目光与受相遇时,他快活地点了点头,朝受说了一句什么。

一旁的青年:“他夸你演得很不错。”

这固然只是一句客套话,但至少让受多了一分交流的勇气。

与傻大个似的原作者相比,坐着轮椅的青年长相美得出奇,神情却透着几分生人勿近的冷峻。受暗中鼓起勇气:“麻烦你……”

青年看着他。

受:“能请作者先生对我的表现提点建议吗?”

青年与作者交流片刻,传话道:“他说你的表演很有东方文明的特色。具体指的是情感表达上比西方人含蓄。”

受顿时深受打击:“果然是张力不够啊……”

作者是老好人性格,慌忙摆手否认。

青年:“他说他完全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能欣赏含蓄中的美感。虽然原作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但他理解东方人对激烈直白的表达有种羞耻感,所以你的表演才符合改编后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