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射昨日比猎时算是比过了。”阿史那克斜挽着唇,颇为豪爽地笑了两声,“所以骑射就不必再比了,仅比射箭足以。”
“在我们突厥,孩子们还未行走时,家里就会备有一套玩耍用的弓箭,等他们学完走路,便会开始学骑马,这是突厥的生存之本。”阿史那克以手握拳,搭在左胸心脏处,再次对萧霁宁行了个大礼,可随后他掀起眼皮望向萧霁宁的眼神中,却不见一丝恭敬,里头恶意明显就是冲着萧霁宁来的,“大萧太祖当年也是在马背上用弓箭打下的江山,所以我想与大萧,再比一次射箭。”
萧霁宁低眸,静静地望着阿史那克沉默不语。
他眼底有着茫然,和无措的惊慌,随后他垂下的眼睫颤了颤,嘴唇屡次张开又闭上。
最终,萧霁宁放弃了再与阿史那克周旋,聊一些没有意义或是说些不必要的话,只问了阿史那克一个他或许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那你要和谁比?”
阿史那克直起身体,眼里似有火焰,目光灼灼地望着萧霁宁,扬声道:“当然是和您比,我尊贵的云楚陛下。”
第106章
如果说, 阿史那克在提出要比箭时,不管众人觉得这个要求是无礼, 还是可行, 大萧文武百官和其余外邦使团还都能在席间小声里议论两句,那么当阿史那克说完他要与谁比箭之后,整个白玉台便倏地静了下来。
既是满座皆惊, 又是满座皆静,无一人出声。
没错,大萧历代皇帝皆是骑射好手,云鸿帝的祖父,也就是萧霁宁的太皇爷爷更是其中翘楚, 当年萧武帝便是在马背上用强弓将大辽、突厥和吐蕃击退边境三百余里,使得大萧国威远震边境各国部落足足百年之久。到了萧霁宁这一代, 哪怕云鸿帝死后留下一堆烂摊子, 几个儿子为了帝位又把大萧国内弄得是乌烟瘴气,暗流涌动,内斗不休,而上位的还是萧霁宁这样一个瞧着容貌柔美, 身姿纤瘦,没有分毫帝王气质的皇子, 可突厥没有十足必胜的把握, 也不敢贸然在边境挑起战事。
但是真战不能打,却也不代表突厥需要对大萧有多么尊敬,毕竟这一战的到来只是迟早的事。
而大萧历代皇帝不管如何善于骑射, 哪怕就是在位极短的二皇子与四皇子不说是百步穿杨,却也可以算是箭无虚发,能确保他们每一支射出的箭,都不会空靶。
可这些善骑好射的皇帝里,都不包括萧霁宁。
因为大萧满朝百官,皆知萧霁宁不会骑射——当年得云鸿帝金口玉言不必学骑射的皇子里,一位是体弱多病的三皇子,另一位便是这看着内敛安静,据说是好文不好武的九皇子。
谁都没想过最后会是萧霁宁登基,便也没人想过要瞒这个消息。再说这也是瞒不住的,众人只会在萧霁宁登基之后闭嘴不谈绝口不提,全部忽略此事。
突厥视大萧为宿敌,他们也早在萧霁宁登基的那一日,便已经知道萧霁宁的这个弱点。
虽说要与一个不会弓箭的人射箭,未免有些欺负人,但阿史那克根本不在乎,只有中原人才会为那些礼法所拘束,在他眼里胜利才是这世间生存的唯一法则,为了赢得战争就是得不择手段,再说他的本意也不是真想与萧霁宁比射箭,他只是故意拿这个弱点来羞辱萧霁宁罢了。
阿史那克见萧霁宁在他话音落下后怔住了,神情里有着难掩的慌乱,就像是在猎林中被箭矢惊到的小兔儿一般,他很享受能将一国的皇帝逼到这样的境地,于是他唇角的弧度便越来越深,扬声再次问道:“陛下,您愿意吗?”
萧霁宁登基之初,便有些官员因着这个原因不赞成萧霁宁由继位,但架不住四皇子退位传位的诏书上指名道姓要补偿这位“九皇弟”,五皇子名声损毁不能登基,八皇子血脉特殊也是不行,他们唯一翘首以待的七皇子却偏偏还是头几个站出来支持萧霁宁登基的人。
最后剩下六皇子,与其让他登基那还不如让萧霁宁呢。
更何况还有手握重兵之权的京家支持萧霁宁,所以百官哪有选择的余地?
白玉台上依旧寂静,满台的人只能听见旌旗在风里猎猎肃杀之声,仿佛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没有兵戈交响的厮杀,他们屏息凝神,双目不眨地盯着高座上的萧霁宁。
就连京渊都一度失了面上的平静,手攥紧成拳下意识地往萧霁宁的方向迈了一步,但又很快停住。
没人会在这时第一时刻出声,因为他们一旦出声转移话题,或是直言萧霁宁不会骑射的事,那都是在打萧国的脸,在打萧霁宁的脸,等于在承认萧国的皇帝是个连骑射都不会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