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先等一等,小姨还有些事……”小王氏试图让小七停下拉扯自己的力道。
所谓熊孩子,自然不可能谁的话都听,小七根本不理会小王氏的话,两只手扯着对方的衣摆。
刘青为小家伙的机智点赞,不动声色的站到小王氏另一旁,拥簇着小王氏,笑眯眯的道:“小姨,难得小七这么热情欢迎你去我们家做客呢,先过去罢,有什么事待会儿再来说也一样。”
小家伙扯小王氏的衣裳扯得越来越欢快了,小王氏制止不了对方的行为,怕衣裳真被他扯破了,那真真是丢大丑,遂只能顺着小家伙的力道,往他身旁走去,而刘青又再另一边拥簇着,小王氏只能心不甘情不愿被两个小孩牵着走。
最后,小王氏的确如愿的把事情闹大了,别说落水村,许多镇上来的人也在讨论这事,但结局却不尽人意,她非但没能在舆论上拿捏住刘家,反倒无限延长了王氏回家的期限。
刘大爷和蒋氏吃完酒席回家,小王氏已经回去了,刘大爷还召集众人开了个会,这次会议就只有大人了,别说刘青,就连二堂哥也没有旁听的名额。
刘青索性回屋歇会儿,她大概知道刘大爷要说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表明他们老两口对王氏和王家人的态度嘛。
王氏,或者说王家人这回真的让刘大爷不能忍了,刘青有注意到刘大爷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原本刘大爷面色还好,直到听小王氏提到卖茶叶蛋的事,刘大爷才彻底变了脸色,忍无可忍的打断了小王氏的话,连客气的笑容都不维持了。
或许小王氏提到卖茶叶蛋的事,并没想那么多,只是想突出王氏这个劳动力在家里重要性,可刘家人刚刚才开始卖茶叶蛋,已经尝到了甜头,正处在最敏感的时候,小王氏那番话,听在刘大爷耳朵里,可不就成威胁了嘛。
如果小王氏不要自作聪明,换一种方式,即便是帮着王氏在刘大爷跟前,好声好气的认个错,估计刘大爷都能当王氏这回是想通了,说不准就松口让人回来呢,毕竟他只是想给王氏一个警醒,至少目前还没有要儿子休妻的想法。
偏小王氏绝口不提王氏反省的事,还妄图把责任往刘家身上推,话里话外都带着向众人暗示刘家不近人情的意思,这让刘大爷如何不生气?
本来只是小惩大戒的,现在被这么一闹,王氏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得来了。
想到这里,刘青松了口气,心情有些轻松。
虽说做人不应该落井下石,可是王氏不在的这些日子,家里都和谐多了,不仅没有人时不时在旁边挑刺,连平时看她不是鼻子不是眼的刘雅琴,似乎也听蒋氏说了什么,最近对她的态度和善许多。
王氏回来得越晚,刘青耳根清净的日子便能维持更长了,让她如何忍得住心里头的喜悦?
第四十一章
就在刘青胡思乱想的空挡,关紧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李氏进屋,见刘青歪在床头,手里还拿着她缝到一半的新衣裳,不由笑了:“怎么又在看这衣裳?还怕娘缝得不好不成、”
刘青只是习惯性找点东西拿在手里,心里想着事情,就忘记放下来了,冷不丁被李氏这般打趣,倒也不否认,笑眯眯道:“我看看娘是怎么缝衣裳的,以后咱们家日子越来越好了,也给娘做几身新衣裳。”
或许是思想变了,以前刘青说等家里有钱,或者是自己赚钱如何如何,李氏都是纵容的一笑,并不当真,没有戳穿只是顾忌她的面子。
然而现在刘青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了,即便在刘青看来只是一点点,李氏却已然对她的话深信不疑,就好像她深深相信刘延宁一定能考上功名一样。
因为信了,李氏颇为认真的拒绝道:“以后有了钱,也得给你攒着做嫁妆,娘都这么把年纪了,做什么新衣裳?”
“那可不一样。”刘青笑眯眯的道,“等我哥考上秀才举人什么的,娘就是举人老爷的娘,要被人喊一声老太太的。县里那些举人老爷,家里都是衣食无忧,仆妇成群的,咱们家不讲究那些,但娘至少也要穿金戴银罢,否则怎么配得上这个身份?”
刘青也是今天吃酒席的时候,听人家打趣蒋氏,才知道一个举人的名分,竟然如此有地位。
其实像那些社会地位都是虚的,什么见到官老爷不必下跪行礼啊,不必交赋税,这些还只是小打小闹,真有这特例,也赚不来大钱。
主要是县里但凡考上了举人的,最后都被知县网罗于门下,要么在知县手底下当个小官,要么充当知县府的智囊团,常常来往于知县府,便能被富商们捧着钱财美女养着供着,搭上些人脉,偶尔还能以旁人的名义做点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