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淘笑了笑,“还有昭姬和宓儿。”
这三位,诸葛亮和蔡昭姬的学识都是一等一,再加上近水楼台,陶淘写的书,蔡昭姬第一个整理校对,诸葛亮第二个阅读学习,而甄宓于农业一道,也有不小的进益。
郭嘉颔首,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如今的我们已经不需要特意做什么吸引人才,而是如今鱼龙混杂,我们得小心被人掺沙子。由诸葛亮拔得魁首进入高层,而其余人从部门中低层做起最佳。”
如此,既有诸葛亮的好前途作为标杆,也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新来的人。
陶淘眼睛一转,点头。
郭嘉又道,“故除了统考的试题外,各部门都要再出一份部门的试题,而工部这边分科太多,就劳烦主公了。”
陶淘一点没讲价还价的点头应下,郭嘉说完正事便准备告退了,陶淘叫住了他,“等等。”
此时办公室只有他们两个人,许褚一向是守在门外,而蔡昭姬因为参加科考的缘故,避嫌出去了,只有上课的时候来。
郭嘉回首,目光清冷,虽然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但瞧着有几分无精打采的样子。
陶淘走上前问道,“我怎么觉得你最近心情不好。”
郭嘉垂眸,眼中飞快的划过丝神采,开口却还是低沉的嗓音,“怎么说?”
陶淘回道,“太勤快了。”
郭嘉:“……”
就比如这次科考,本该是吏部庞统的公务,但庞统说他要避嫌,大家想想他和诸葛亮年龄相近,私交又好,便允了。贾诩就提议由郭嘉负责,而郭嘉居然不争不辩的就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