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见黄少宏后退的方向依然是丽春院,脸上显出不喜之色,奉劝道:
“大师,出家人要守清规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才能悟得正果,在下不才奉劝大师回头是岸啊!”
满人多信仰萨满教与佛教,康熙祖母孝庄便是信佛之人,其父顺治也假死出家五台山,所以自幼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皇帝,自然对佛教是极为了解的。
如今看到有出家人堂而皇之的要逛窑子,他一时心血来潮就想出言奉劝一番。
其实这也就是康熙年幼不经世事,才有这样的闲心,换做除了鳌拜、平了三番之后的那位康熙皇帝,这样的事情觉对懒得开口。
黄少宏双手合十:“阿门……阿弥陀佛!”心中庆幸,幸好转的快,要不然就串场了。
他虽然差点口误,但脸上丝毫不见紧张,一脸和善的笑意:“这位施主此言差矣,你说的那是普通的和尚,贫僧却是不同!”
康熙一听这话,露出好奇神色:“不知大师与普通僧人有何不同之处?”
黄少宏一本正经地说道:“凭僧出家的时候,恩师赐名‘不戒’意为诸般戒律一概不戒,所以凭僧才说与其他僧人不同。”
康熙有些义愤填膺地说道:“你师父是在害你啊,你这样出入这些烟花之地,如何能够学佛?”
黄少宏眉毛一挑,反问道:“当年济公活佛可以吃狗肉,神光禅师可以混迹于市井,为什么凭僧不能出入这种烟花之地呢?”
他说这番话也是有典故的,神光禅师就是禅宗二族慧可,曾在佛法有成之后,将衣钵传于三祖僧璨,自己则跑到邺都,混迹于市井,每日与屠夫、妓女这样的人聊天、交往。
当时就有人看不过去,问他,你是修行之人,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
神光禅师却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康熙也是随孝庄读过佛经的,自然知道这些典故,回想刚才两人对答,可不就与当初神光禅师的典故如出一辙么!
自己被别人比喻成多管闲事之人,这让身为皇帝的康熙极为不爽,当即眉头一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