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氏同意了,从雀氏那里得了不少好处。雀氏也答应了,等将来容娴娴长大了,她会亲自替她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嫁妆也由他们长房这边出。

只是雀氏去得有些突然,连自己女儿的亲事都没有安排好,更不用说容娴娴的了。

谷氏不是容娴娴的生母,对她的亲事自然也上心不到哪儿去。她难生养,嫁过来好些年后才生了一个女儿,小容娴娴四岁,今年不过十二,她操心起女儿的婚事来,便惦记上了容娴娴的嫁妆。

谷氏见到容文文后,同她寒暄了几句便开门见山了,果然是为了嫁妆一事。

容文文自然不会推拒,和她说这两日整理好礼单后,便给她送过来。

当初雀氏去世的时候,容文文还小,雀氏怕容玄伯常年不在家中,留给女儿的东西会叫府中的人贪了去,临终前将她的私产都存到了钱庄里。

容文文及笄之前,那些钱每个月只能由柳嬷嬷取一小部分出来;她及笄后,自己便能取了,取多少都行。不过容文文平日里不缺钱,是以还没去过钱庄。

一番交谈之后,容文文便知道容娴娴的亲事是怎么一回事了。

谷氏之前帮容娴娴相看了两个人,一位是夏家的二公子,年方二十,家中是经商的,家境尚可,也还未娶妻,不过却是个瞎子;还有一位是姓蔡的官家老爷,已经死了两个妻子了,最小的儿子比容娴娴还要大一岁。

谷氏比较倾向于蔡家,因为那边给出的彩礼要多一些,可容娴娴不愿意,哭了好几日。

就在这时,朝中下了一个诏令。

朝廷准备给禁坊里的适龄质子们婚配,让朝中官员家中但凡有两个以上未婚配的女儿的,选一个上来,由礼部筛选后赐婚于质子们。

按照诏令的规定,他们将军府也得提供个名额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