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年),当时人就将他所居之堂屋立为孔庙,以便于岁时奉祀。
当时的孔庙仅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服、礼器等等。
初期的孔庙是很简陋的,与住宅联在一起,孔子一生俭朴,仅有故宅三间。
他死之后,其后裔在简陋的故宅中奉祀孔子,才依庙建宅。
再后来,随着孔子地位及其子孙官位的升高,孔氏住宅日益扩展。
曹魏时期,又于庙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设教讲学。
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有一些规模了。
到金代,孔子后裔住宅在庙东已有“客馆”、“客位。”、“斋堂。”、“宅厅。”、“恩庆堂。”、“双桂堂。”等建筑。
直到现在。
整个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
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
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府内楼堂厅轩栉次鳞比,长廊曲径,扑朔迷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其珍贵程度无可估量。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豪华的封建官僚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