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形象,有一点儿像他!”
“嗯!”
其实陈智早就注意到这个细节了,事实上,这也是最重要的细节。
当表面的油彩被去掉之后,原先观音菩萨所站的位置,竟然变成了一个白衣老者。
估计这也就是这幅壁画不能问世的原因,也是陈智一直都在真正怀疑的一件事。
玄藏1300多年前,不惜舍命西游取经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玄藏的确是一个对佛教有着无限热情的人。
他年少成名,在国内游学的经历中,发现很多经书翻译不善,无法理解其中的真谛,甚至个别经书的注译还自相矛盾。
正当玄藏苦闷迷茫之际,一位来自天竺的老僧人告诉他,在遥远的天竺有一座那烂陀寺,里面高僧云集,还有浩瀚的真经,建议玄奘西游到印度,取得佛法归来教化世人。
于是,27岁的玄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顾当时朝廷的反对,偷渡去西方印度,求取真经归来。
这段历史被书写在各个佛家册录中,从古至今,佛教几代人在说出这段历史时,似乎毫不怀疑。
但是这段历史,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一位来自天竺的老僧人为玄藏指点迷津,让他去天竺取经。
说的多么简单,但事实上,哪有那么容易?
要知道,那时从中国走到印度,是多么遥远的一趟旅程,这并不是随便说说那么容易的。
如果玄藏西渡到印度是举世壮举,那从印度千里迢迢来这里的高僧,岂不是更加让人尊敬,怎么可能留不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