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的考核,大师傅也将信将疑的解除了他奸细的嫌疑,这段期间中,军营中又抓出了不少暗探。晚上,大师傅告诉他威家军的伙房缺人,他觉得宋卿时手脚麻利就推荐他过去,让他第二天就启程。
夜里,同帐篷的小三已经睡的开始打呼噜。宋卿时睁开眼,将自己隐于黑暗中,隔空取来了京城来信。
信有两封,第一封是梅香写的,她说自宋卿时离开后不久,皇帝因为过度服食丹药而导致下不了床,成天流连后宫。太子多次进宫劝阻,一开始皇帝还对太子态度温和,到后来已经是不厌其烦。
玉贵妃借机在皇帝耳边说太子年纪大了,皇帝已经老了之类的挑拨离间的话。若是清醒的皇帝肯定不会想多,可是这时候的皇帝已经不清醒了,他现在根本离不开仙丹。
皇帝起了废太子的心思,最先就是把太子圈禁。可是太子背后还有林丞相,他也不敢直接废。四皇子和四皇子妃往来林府频繁,事态一度僵持着。
后来有一天,太子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个云游的道士。道士说皇帝中的不是蛊,是毒,一种能让人上瘾的毒,皇帝中毒已深,现在已经病入膏肓。
皇城震动,太子雷厉风行的调查,一路查到了玉贵妃的宫中。四皇子企图嫁祸给冷宫中的一位皇子,结果被皇后抓了个人赃并获,才刚刚在朝堂中以贤德立足的四皇子一党顷刻间烟消云散。
本来以为四皇子就这么败了,没想到半废的皇帝暴怒,竟然直接废了太子,把玉贵妃降为妃,四皇子革职,如今的朝堂已是大皇子的天下。
皇位争夺果然风云变幻,一直神隐的皇后竟然有这种能耐。可惜大皇子也只是表面上掌控了朝堂,四皇子作为男主,还有一个女主帮忙,不会就此落败。
至于太子,宋卿时不知道怎么说他了,他太天真,一心只把庚元帝当做普通人家的父亲,殊不知庚元帝的身份首先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那么林丞相的态度就值得商榷了。
梅香在信中最后还加了一句,太子找的道士是大皇子的手下装的,对方并不知道仙丹的真实面貌,她猜测就是普通的瞎猫撞上死耗子。因为这个仙丹他们的同样找人测过,根本什么都查不出来。
第二封信是刘知嶂写的,他说宋卿时委托他做的事已经做完了,不过事情跟他们想的有点出入。地方知府陈同上报过,但因为事情不大就没有引起注意,上面拨下来的赈灾款都被他私吞了。
而且据他了解,四皇子对这件事不是不知情。四皇子也在囤积银子,私下招募体格健硕之人,似乎本来想在那个村子附近组建私兵,但在大皇子的压迫下将陈同斩首示众,当地的灾情也得到了解决。
宋卿时一一回信,让梅香潜伏下来,静待事情发展。同时也让刘知嶂按兵不动,先不要去找林丞相。
本来按宋卿时的走向,林丞相对四皇子定是心生不满,何况他是坚持的太子一党。可是现在太子被废,林丞相必定会退而求其次支持四皇子,也就难怪四皇子以后没有得到什么惩罚。
也不知道这里面女主有没有出手。
将皇城的事全部安排好,这些人能在残酷的斗争中生存必定有自己的一把刷子,宋卿时就可以放心来应对边关形势。
距离元帅“暴病身亡”和威家军“叛乱”的时间越来越近,因为剧情中对于这些都没有详细描述,宋卿时也只有等,这是唯一的办法。
次日,天还没亮。宋卿时背着他的小包袱被人送到了威家军的大本营后方的伙房,这里军纪严明,除了空中兵士激昂的叫喊之外没有任何人发出杂音。
后方的伙房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宋卿时依旧在切菜。他切的菜又快又利落,倒让火头军的头儿对他另眼相看。
宋卿时很清楚,暗地里有人无时无刻都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索性就慢慢熬,看谁熬的过谁。他已经在这里疯了快一个月,耐性非常好。
过了两天,有人来找他了。
宋卿时看着领头的将士和他身后的一脸肃穆的士兵,“你们这是干什么?”
将士的眼神锋利,对他的态度很不好,似乎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那种,但又不得不回答,“哼,你自己心里清楚。你赶紧整理干净,元帅要你。”
伙房里的人眼神顿时就变了,可他们也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如果是叛徒或者奸细,当场就抓了,用不着让将士来请。
宋卿时起身,拍了拍身上掉落的菜叶,将卷起的袖子放下去,气势陡然就不同了,从一个单纯的小公子变成了运筹帷幄的上位者,“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