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两日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进入了腊月。

腊月初一这天,对山西学子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重要的日子。

因为今日要在大同府再举行一场小规模的考试。

曹旺供出来的十二名作弊考生,连同袁亮,一块儿被送进了临时的考场,让他们再写一次大案。

这份考卷跟八月乡试的题目一模一样。

被关押大半个月,暂时获得了短暂的自由,袁亮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第一场考试,他用的是纪天明那天写的那篇文章,余下几场考试,也都是曹家请高人提前写好的答案,之所以将最好的文章给他是因为曹德山很清楚自己儿子的斤两,能够中举便已是祖坟上冒青烟了。会试在京城,他们可不敢动手脚,也没那么大的能量动手脚,所以将学业好很多的袁亮推了出来。

若是会试袁亮走了狗屎运,中了进士,曹家手里有他的把柄,以后要他帮忙办事什么的那跟吩咐自己人有什么区别?

但哪怕袁亮再不情愿,他还是被推进了考试的格子间。因为只有十二个人,考场是半封闭的,考生们坐成一排,三丈远的地方便是官府的人和被推举过来监督的学子。

众目睽睽之下,他们根本没法作弊,只能提起毛笔,慢吞吞地动笔。

为了节省时间,这次只考一场。所挑的答题皆是他们答得最好的那篇文章,写一篇验证即可。

但就一篇文章,有的人绞尽脑汁,都快把头皮都扣破了,还是想不出来的。有的记得半清半楚的,动笔又怕写错了,这可是决定他们前途的一场最关键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