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趁着这一次换班的机会,梁刚就向齐祥武提出了建议。
“咱们撤回去,会不会给了敌人机会?咱们在山上的物资补给困难,对方也一样。真要是把敌人放进来,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齐祥武有些犹豫,上级的命令是守卫好边线不给敌人可趁之机,但没有用要求具体该怎么做。在山上对峙或者在山下防守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让敌人闯进来。
他随即看了看在山上值守的战士们,大家的斗志昂扬,但身体情况却不容乐观。而且在4号山口以及3号山口驻扎了太多的兵力,巡逻的力量已经捉襟见肘。
沉吟了好一会儿,齐祥武才下定了决心,同意了梁刚的意见,撤兵!
秦西风的值这个消息,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山上值守对于战士们来说是一种极限考验,长此以往肯定会出事。
他再次组织运输队上山帮着连队进行撤离,武器弹药、装备、生活物资等等还有不少,基本上都需要运下来,只留了一小部分生活物资封存在山洞里。
好在通往峡谷口的道路已经修通,撤离的效率还算不错,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全部完成,
3号山口那边也一样,那边的运输队是由塔莎杏花村负责的。山上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就仿佛对峙事件根本没有发生过。
线外。
敌人聚集的人员有七、八十人,当连队的所有人撤离之后,他们也很快拆除了临时营地,离开了山口。连队方面无法掌握进一步信息,但秦西风却发现,他们其实只撤回了大部分人员到训练营,但还留下了20来个人在距离边线10公里的范围内活动。
连队也加强了巡逻,主要是在山下加强了值守。峡谷口、塔莎哨所、巡边公路以及各村之间的巡逻线路,构成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安全形势陡然严峻了起来,巡边小队不再单独到山上巡视,偶尔会合连队的战士们一起巡逻,大部分时间还是山下进行防守。
秦西风通过多天的观察,可以确定敌人在近期内会有一次大的行动。他判断,对方搞这么多的名堂,就是为了保证一次闯关成功。
更多的信息他就无法猜测了。
这天下午,全景式地图发出了警报。他赶紧查看了一下,训练营出动了40多人分成两队,再次逼近了4号山口和3号山口。
“又来?”
秦西风摇了摇头,他现在的优势是可以掌握敌人的所有动态,而这个优势却无法转化成执行力,因为他压根没办法和连队说。
如今连队要求巡边员不上山,他解释不了情报的来源。
不过他也不是很担心,敌人真的闯进来,下山之后才是他们的噩梦开始。从瓦尔希姆塔莎哨所,值守人员全部严阵以待,除非他们愿意去群山里打转。
走进群山容易,可再想出来就比登天还难,大概率会死在山里。
夜里。
全景式地图触发了第二次警报,两个山口的敌人都进入了距离边线1公里的范围。这一次敌人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越过了山口进入了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