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们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重力的一个认识,而事实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有很多自然界的现象它是无法解释通。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与万有引力定律之间存在在相悖论的现象,根据传统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因为大爆炸而不断的膨胀,宇宙的膨胀因为星系间的引力会逐渐减慢。
但是在1998年的时候,科学家通过观测却发现宇宙的膨胀并不是在减速膨胀,而是加速膨胀,其实就是通过星系间的红移来推断出来的。
这个现象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无法解释通的,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观点,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广泛存在,并且占了宇宙总质量的大部分。
除了无法解释清楚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之外,地球上也存在重力异常的现象,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海拔高度、相同的维度、不同的地方显示出来的重量是不同的,这就是重量异常现象。
另外在地球上还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地方,比如台湾有一个地方有一段河流会呈现水往高处流的奇观;在地球上某些地方重力异常偏大;某些区域的树木会统一倾斜,人也无法站直等等的现象。
实际上我们仅仅知道万有引力,知道重力,可是我们如果去深入的思考,这重力到底什么?
就好比光,我们深入了解之后知道是光子,知道光的传播形式是以光波的形式来进行传播。
同样的道理重力到底什么?它是由那些东西来构成的?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传播或者说是运动的?
当然这一方面地球上的科学家很早进行了思考和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电场力’的观点,在地球的中心,在360万个大气压和6000k的高温中,地球的‘固态地核’绝对不会是我们常温状态下的固态物质,按物理规律可推知它是一个巨大的正电体。
玻尔理论和量子力学表明,绕核运动的电子吸能(受热)后会向外层跃迁,能量足够大时将发射掉(热电子发射);核聚变反应的原理证明,原子在受到巨大的高温和压力时,大部分核外电子会逃逸掉。
地核在巨大的压力和高温中,逃逸电子在地核宏观正电场的引力和磁场中的安培力的作用下,将在地幔形成负电层,与地核的正电场形成内外极式的电容器。
由于内外电场间电势的抵消和‘几十公里厚的地壳’这个大绝缘层,所以地表总体现出中性特征,地幔层负电场的引力会吸引住整个地壳和地表的一切物质,形成重力。
但是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科学家们的认可,因为有很多地方解释不同,此时,在秦毅的脑海中,关于重力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
用书上的内容来解释重力却是非常的简单,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有质量的物质就会有质量场。
物体的稳定状态一定是物体的质心与质量场之间处于对称状态时的存在形式。一旦它们之间出现不对称,物体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是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