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太郎一时无言。
陶知命倒着酒,缓缓说道:“我得到的信息,分析起来的话,大局面已经无可更改了。”
他倒好了酒,双手就放在膝盖上严肃地说道:“上个月,波蓝举办了一次圆桌会议,已经确定将要在6月份举行议会和参议院的选举。匈芽利、杰克斯洛伐克、南斯拉……现在红苏那边的巨大风暴已经掀起,只能竭尽全力应对这次世界巨大格局的改变了。桥本大人,青木大人,我只能说,霓虹的结构还会是稳固的。”
平成时代,就是在这种世界大变化的底色中开始的。
霓虹的结构还会是稳固的,史蒂文森那样的人怎么会这么说呢?只不过这是陶知命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说的话。
然而身处未知的时代里,霓虹的这些大人物,自然对未来格局将走向何方惶惶不安。毕竟霓虹现在结构的存在,本来也是作为太平洋西岸抵御红色阵营的一个桥头堡。
现在一方摇摇欲坠,另一方如日中天,霓虹最担心的无非还是政治经济结构的彻底重铸。财团们甘愿被敲竹杠,也是为了保住在国内的地位。
听到陶知命这样说,桥本太郎放心了很多,只有青木坪面色灰败而凝重。
陶知命顺着这个话题,说起未来可能的变化:“这次去,米国的财团们反倒是在用心谋划着怎么和改革后的红苏展开合作。对于霓虹,他们也只是因为有很多产业受到了霓虹品牌巨大的竞争压力,才提出了很多要求。这些要求的最终目的,也仅仅是经济利益而已。”
他说得不难听,说到底,还不是因为霓虹在米国面前,直不起腰杆,没什么还手之力?
不然凭什么满足这些要求?
但现在这话却说得桥本太郎点了点头,感慨道:“波及全世界的格局大变化,我们也必须做好应对。那么,他们同意帮助游说放松制裁了吗?”
陶知命感觉有点荒谬感,他们居然寄希望于陶知命这样一个商业人物,通过与米国财团的合作,请求他们帮助在米国国内游说,放松对霓虹一些产业的制裁吗?
可见官方层面的交锋里,米国是如何强势的。
难道谈判时霓虹的谈判文件真被折成纸飞机扔过?
“桥本大人,您知道……这已经是他们的共同意志和利益所在了。”陶知命叹道,“霓虹的半导体会社,恐怕必须背负着这样的压力寻找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