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没意见,他拉着苏轼看起了藏品目录,瞧瞧有哪些是适合放进一号馆去的。
一号馆要是改造完毕,它的特殊功能就是“溯源”,可以展示出它的制造工艺和它的流通过程。
比如一个精雕细琢的玉杯,可以用全息成像技术展现它是怎么被“琢玉成器”的,上面精美绝伦的图案又是怎么雕琢而成。
也可以呈现出它被摆在什么样的店里售卖,有什么人曾来看过它。
还可以展示它被买回去后被什么样的人拿起来把玩过,又在什么样的场合被拿出来供人畅饮。
相当于能够重构出古代人的生产、生活画面。
吴普还没使用过这个功能,所以也不清楚这个功能具体效果如何。
既然能展示生产工艺,那就挑选些有独特工艺的藏品吧。
展馆里的藏品不是固定的,这批展示完了还能换一批,吴普挑选起来并不纠结,和苏轼一起翻着图册挑拣,看着顺眼的就选上。
一号馆约莫只有三十个展位,他们却兴致勃勃地从头挑到尾,顺便把下一轮的展品都给挑上了。
看完藏品目录,两个人又比照着目录在仓库里溜达起来,对着历朝历代的老物件讨论得起劲,时间不知不觉间过了快两小时。
陈叔那边接到了骆老爷子的电话:“那小子呢?”
陈叔看了眼凑在那数一幅画上有几个乾隆印的吴普和苏轼,默然了一瞬才说道:“他们还在看画。”
骆老爷子:“…………”
他也就想晾晾这小子,怎么这小子还流连忘返了?
陈叔挂了电话,走过去和吴普说该吃饭了,老爷子让他一起去吃饭。
吴普这才把目光从画上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