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家单位的联络方式就是一笔信息财富,引申而出便是‘黄页’。
按企业性质和产品类别编排的工商企业电话号码簿,以刊登企业名称,地址,电话号码为主体内容。
但周青峰并不满足于搞一本呆板的‘黄页’,他想要一项更加灵活的信息服务。
现在还没互联网呢,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除了电话就是传真机。只要电话线是通的,几千上万公里外也可以收到传真。
但靠人力收发全国各地的传真信息,‘圣光’只怕得多雇佣上万人。所以藏在总部地下室的那台‘矩阵’就得派上用场。
必须要有一台专门的传真服务器,接受处理并保存电话线里传来的信息。这个信息还必须要能被快速检索,重新发布出去。
软硬件方面都得有专业人员干这活。
实际上国际性的大通讯社就承担了类似的任务。他们在世界各地派驻记者,将重要的政经信息汇总再发送。
快速而精准的信息能带来巨大价值,巨量信息汇聚也有巨大价值。
如果简单点,‘圣光’也可以像目前正火热的呼叫中心一样,雇佣几百个小姑娘坐在电脑前接电话。通过人工的方式录入和通报需求信息。
任何人只要打电话到‘圣光网络’,就可以通过少量关键字查到自己最需要的商业信息。
想想这土法上马的‘互联网’,周青峰竟心潮澎湃,“问问萧金浪,他应该熟悉通讯社方面,兴许能找到些相应的熟手来帮忙。
让史维奇的‘矩阵’小组想想办法,我们还需要数据库方面的人才,需要有专门的信息处理软件和硬件。”
对于如何建立信息网,周青峰也只能提出构想。这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但毫无疑问,他的野心极大。
“青峰,你搞这什么网能做啥?”
何玉兰听了半天,大概明白周青峰要做什么。但她没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明白这啥‘网’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