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页

后来……

西方公司开展会,资料只发给第三世界国家。对于某个自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严防死守。

“兔子,你走开。”

“我就看一眼。”

“不行,你快走开。”

“别那么小气,就让我看一眼。”

“一眼也不行,一眼就让你学会了!”

只是公开的资料中,谁也不会轻易公开真正的秘密。

现代工业产品中,产品用的什么材料是无法保密的。比如涡扇发动机叶片,随着客机出口就扩散开。

但高性能叶片是如何生产出来,这工艺一向是高度保密,严禁外泄。

前次机床组装生产的事,部委还在扯皮中,效率太低。没料到周青峰又搞出新花样,弄来大量新材料的工艺手册。

陈牧是对机械工业较为熟悉,电池方面懂的真不多。但翻看了资料目录,他就觉着这‘最新科技’未免太新太全了些。

“这上头连胶体所需的硅溶胶配方和生产工艺都有?”

胶体电池的概念出现很早,国内建国不久的五十年代就研究过,但六十年代因为基础太差便停止了。

到了八十年代,国内一些民科利用媒体大肆鼓吹自己解决了固体电解质的铅酸蓄电池,宣称电量和寿命提升一倍。

这吹起来就跟吹气功差不多,因为经不起检测,只败坏了胶体电池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