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当然,很多时候数量上越少就会给人造成其作品越抢手的假象。

有些艺术品投资公司还会故意雪藏艺术家的作品,就为了营造这种假象好让世人对其寥寥可数的作品趋之若鹜。

“可惜我妈的画都烧了,不然能找到一幅和兰姐家的对比一下就能看出……”

说到这儿鱼恨水突然卡壳了,能看出什么?她为什么会这么说?

江潮却看着她鼓励她继续说下去,可是鱼恨水已经卡住了,不仅思绪断在了这里,还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胡思乱想。

对此江潮并没有气馁,反而帮她清理思绪,他拿过手机,退出了孟涓涓的头像,又点开那幅被尤嘉莉买下的名为《梦影重重》的画。

“你不要怀疑你爸爸对你妈妈的画的感觉,他说这幅画像你妈妈画的就一定不会错。若不是你妈妈确实已经过世了,那么这幅画就应该是你妈妈画的。”

面对鱼恨水疑惑的目光,江潮唇角一勾,“这样说好了,给你一首你没有读过的诗,明确告诉你就是李白和杜甫其中一人写的,你会不会猜错?”

脑子里迅速回想了几首诗仙和诗圣耳熟能详的几首诗,虽然两人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界的天花板,但风格迥异,若真有首从未看过的诗是他们中的一人写的,相信但凡对这二位的作品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不会选错。

一个人的风格是根植在他的骨血中的,杜甫的诗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他也有豪迈之作,但不可能有李白诗中的那种恣意洒脱,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就不一样。

李白是活在盛唐时期,而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中度过的,自然不可能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