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来不敢奢望,有一天能修一条路,让自己的村子和外界连通起来。
陈牧的话儿,一下子说到了老人的心坎里:是啊,如果这辈子能看到一条从村子通到外面的路,那就真是死了也能闭眼了。
陈牧接着又说:“我们以前要是更有钱了,还可以修路通到别的村子去,去巴扎村,去赛提村,去喀拉达达村……艾孜买提大叔,我们可以在荒漠上修很多很多的路,把这里都连通起来。”
维族老人觉得没错的,一双浑浊的老眼,不禁被陈牧忽悠得更亮了。
第409章 口碑效应
六百万。
陈牧当然不愿意把那么多钱分到村民的手里。
目前雅喀什村里的村民有一百多人,六百多万一分下去,每人起码能拿到四五万。
别小看这四五万,要知道村子里以前每一年的人均收入大概才一万不到,这一下分红就能拿到那么多,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巨款了。
陈牧最担心的是这些人小富即安,拿了钱就没有动力干活了,到时候谁来为他种树,谁来为他积攒生机值?
所以,他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忽悠村子把钱花到基础设施建设去,比如修路,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陈牧早就不满意荒漠上的路,让村里那这些分红修路,最合适不过了。
当然,个人那里也不能完全不发,每人发个两三千让他们有点实惠拿在手里,就算是很不错了。
“修路花不了那么多钱哩。”
维族老人琢磨了一下,说道:“前几年,隔壁依克力奇乡的铁提买里村集资修路,五十多万就修成哩,六百万还是太多了。”
六百万对于常年在荒野上生活的人来说,简直和天文数字差不多。